四川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自1997年设立以来,已成为该校特色鲜明的本科专业之一,依托学校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区位优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培养体系。该专业立足管理学学科基础,聚焦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设计与旅游服务管理三大核心领域,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随着近年来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该专业通过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持续为行业输送高素质人才。
在课程体系构建上,专业采用"基础理论+专业核心+实践技能"的三层架构。管理学原理、旅游经济学和旅游政策与法规构成理论基石,而旅游规划与开发、酒店管理概论等课程强化专业深度。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专业开设旅游英语口语、旅游日语等特色语言课程,并引入旅游宗教学、旅游地理等跨学科内容。这种课程设置既符合国家旅游人才培养标准,又凸显了西南地区文化资源研究的特色优势。
实践教学是该专业的重要特色,形成了"双向导师制"与"三轮驱动"培养机制。学生需完成社会劳动实践、行业调研、专业实习三大实践环节,实习基地覆盖洲际酒店集团、万豪酒店等国际品牌企业。据统计,专业实验室配备率达100%,包含酒店管理实验室、景区管理实验室等三类实践平台。这种产教融合模式使学生能直接参与旅游规划项目,近五年学生团队在国家级学科竞赛中获奖30余项。
狮子山校区作为该专业的办学基地,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校区地处成都市中心城区,毗邻二环路交通枢纽,周边商业配套完善。校内建有西南地区高校首个旅游创新项目设计中心,馆藏旅游类文献逾10万册。学院师资队伍中,国家级教学名师占比15%,文旅部青年专家2人,教师团队主持编制过13部国家职业教育规划教材,这种学术实力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学习资源。
在升学与就业方面,专业展现出强劲竞争力。毕业生可选择在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国际旅行社、高星级酒店等机构就业,近年就业率保持90%以上。考研方向覆盖旅游管理硕士(MTA)、工商管理硕士(MBA)等多个领域,2024年数据显示约20%毕业生进入香港中文大学、墨尔本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深造。值得关注的是,学院自2010年起拥有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点,并与国际知名院校建立联合培养通道,为继续深造创造便利条件。
随着"十四五"期间国家加大对文旅产业的支持力度,该专业持续优化培养方案。2025年最新调整中增加了智慧旅游管理、遗产旅游开发等前沿课程,并与腾讯文旅达成战略合作,共建数字文旅实验室。这种与时俱进的改革举措,使得专业始终保持在行业人才培养的第一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