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三联学院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自2020年获批招生以来,依托现代康养产业学院的平台优势,成为省级新建专业质量提升项目。该专业以服务健康中国战略为使命,致力于培养兼具医学、管理学、信息学交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安徽省同类院校中形成显著特色。其核心培养路径通过多维度的教育创新展开,构建起覆盖理论教学、实践实训、产教融合的全方位育人体系。
培养定位聚焦社会需求与学科交叉。专业紧密对接健康老龄化趋势与智慧康养产业升级,培养目标明确指向掌握健康状态评估、大数据分析、危险源辨识等核心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以“医学基础+管理思维+智能技术”为主线,设置健康干预方法、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人工智能与健康大数据等特色课程,形成“预防-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知识架构。这种跨学科培养模式,使毕业生能胜任医疗卫生机构、健康保险公司、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等多元场景的工作需求。
课程体系突出实践性与前沿性。主干课程包含三个模块:
- 医学基础模块:人体结构与机能、健康评估技术
- 管理服务模块:健康服务与营销、职场压力管理实务
- 智能技术模块:健康大数据分析、环境检测实务其中省级微专业“智能技术适老化应用”的设立,通过校企联合开发课程,将机器人辅助康复、智慧健康监测等前沿技术融入教学,实现专业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这种课程设计使学生在掌握传统健康管理技能的同时,具备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解决康养痛点的创新能力。
教学模式构建场景化育人生态。专业推行“进阶式”场景化实践教学,依托校内智慧康养服务中心、护理实训教学室等实验室,模拟健康档案管理、社区健康教育等真实工作场景。同时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合肥养老机构共建10余家实践基地,实施“一试三证”制度,将护士执业资格证、健康管理师等职业认证融入培养方案。近三年数据显示,该专业学生在全国性创新创业大赛、护理技能竞赛中获奖超200项,印证了“以赛促学”机制的显著成效。
师资力量呈现双师型特征。教学团队由省级教坛新秀、课程思政名师领衔,包含临床医学专家与智能技术研发人员。例如张林教授作为省级教学名师,主导开发适老化智能设备课程;胡建国博士主持的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慢性病管理案例分析。这种“学术导师+产业导师”双轨制师资结构,保障了教学内容始终与行业前沿同步。
就业前景凸显区域服务优势。毕业生主要流向长三角地区的三甲医院、健康科技企业及民政部门,2021-2023年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典型案例包括就职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麻醉手术室的2021届毕业生范泽海,其职业发展路径印证了专业“医疗+管理”复合能力培养的有效性。随着安徽省将生命健康产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该专业通过“课程馆”建设持续更新智慧养老、康复机器人等教学内容,为区域康养产业输送既懂健康照护又擅技术应用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