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河南省公办高职院校中较早开设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学校,兰考三农职业学院通过三年制专科教育,形成了以行车组织、客运服务、应急管理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立足河南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依托校企合作模式,与铁路局、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建立深度联动,构建了从理论教学到岗位实践的全链条培养路径。其专业代码为500606,学费标准为每年4200元,在2022年招生计划中面向河南投放理科25人、文科18人。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该专业采用"基础+核心+拓展"三级架构。专业基础课涵盖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础、通信信号原理等基础理论,通过《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站场》等课程奠定技术认知。专业核心课聚焦实操能力培养,《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训练接发列车作业流程,《城市轨道交通应急处置》强化突发事件处理能力,《自动售检票系统及票务处理》模块则覆盖售票、退票、设备异常处理等全业务流程。特别设置急救知识与技能、形体训练等拓展课程,提升学生综合服务素质。
实践教学环节占总学时50%以上,形成阶梯式训练体系。新生通过认识实习建立行业认知,二年级开展车站运作综合演练,在仿真环境中掌握FAS消防系统操作、站台门故障排除等技能。校企共建的跟岗实习安排在郑州地铁等合作单位,学生需完成6个月顶岗实习,在真实工作场景中执行客流疏导、行车调度等任务。这种"教室+实训室+企业"三位一体模式,使毕业生持证率达到90%,包括急救证、消防FAS操作证等岗位准入证书。
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特征,主要分布在三大领域:铁路运输系统(占比34%)从事列车调度、客运值班等工作;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占比41%)担任站务员、行车值班员;另有25%进入港口物流、智能交通设备企业。值得注意的是,该专业2023届毕业生在郑州地铁订单班录用率达78%,入职半年后平均月薪达5200元,部分优秀学员通过内部晋升成长为值班站长。随着郑州都市圈轨道交通线网扩展至600公里,专业人才需求将持续增长。
培养特色集中体现在双师型教师团队和智慧实训平台建设。学院配备具有地铁运营经验的教师占比65%,引入VR虚拟调度系统、AFC票务模拟设备等价值1200万元的实训装置。通过1+X证书制度试点,将站务员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融入课程,实现"课证融通"。这种产教深度融合模式,使该专业在2024年河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交通运输类项目中获得团体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