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职业技术学院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是该校护理系重点建设的特色方向之一,依托国家骨干专业护理学科的深厚积淀,聚焦人口老龄化社会需求,形成了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模式。该专业自开设以来,已构建起涵盖老年健康评估、康复保健、养老机构管理等核心能力的培养体系,并与首佳健康养老集团等企业合作开设订单班,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作为河北省养老服务公共实训基地的承建单位,学院通过“双轨双控,双向融合”职业化培养路径,为康养行业输送了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专业以“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为导向,设置三大模块:
- 基础理论课程:包括老年生理与心理概论、中医养生与食疗等,夯实学生对老年人群体的科学认知;
- 核心技能课程:重点培养老年综合能力评估、失智失能照护技术、康乐活动策划等实操能力,依托校内智慧养老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开展情景化教学;
- 职业拓展课程:涵盖医养结合机构运营管理、老年健康产品开发等前沿领域,通过校企共建产业学院强化学生的岗位适应力。这种“理论+实训+创新”的三维课程结构,使学生能够系统掌握从基础照护到管理决策的完整知识链。
产教融合培养模式是该专业的突出亮点。学院与30余家教学医院及养老机构建立深度合作,推行“工学交替”实践体系:
- 大二阶段进入火箭军总医院、唐山市工人医院等基地进行岗位认知;
- 大三开展为期半年的订单企业顶岗实习,参与首佳养老集团的标准化服务流程;
- 同步实施“1+X证书”制度,学生在校期间可考取老年照护、失智老年人照护等5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这种将课堂延伸到养老院、把考核嵌入工作场景的培养方式,使毕业生双证获取率达95%以上。
就业前景呈现多元化特征,毕业生主要服务于三类岗位群:
- 技术管理岗:在二级甲等以上医养机构担任健康管理师,负责制定个性化康养方案;
- 社区服务岗:依托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开展居家养老的健康监测与干预;
- 产品研发岗:参与智能适老设备、健康监测系统的市场化应用。2024年数据显示,该专业专升本录取率突破33%,部分学生通过匈牙利留学项目攻读海外学位,职业发展通道持续拓宽。
专业建设的社会价值体现在两个维度:从个体层面看,“敬佑生命、甘于奉献”的职业精神培养,使从业者能更人性化地应对老龄化社会痛点;从产业层面看,其“河北省养老服务业公共实训基地”的定位,直接推动区域养老服务的标准化进程。随着智慧养老被纳入国家战略,该专业正加速布局人工智能辅具应用、远程健康管理等新兴方向,持续引领康养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