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陶瓷职业技术学院的艺术设计专业以陶瓷文化为根基,构建了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深度融合的教学体系。该专业立足千年瓷都的地域优势,通过"厚德、尚能、励志、创新"的办学理念,培养兼具艺术素养与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学生不仅能掌握陶瓷艺术的核心技艺,还能拓展数字媒体、环境设计等现代领域,形成了"从泥到瓷全链条实践"的特色教学模式,为陶瓷产业转型升级输送了大量高素质人才。
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艺术设计专业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培养纲领,着力塑造三项核心能力:
- 传统陶瓷技艺传承能力:通过拉坯、釉料配制等工艺训练,掌握陶瓷制作全流程
- 现代设计创新能力:在课程中融入3D建模、数字媒体艺术等数字化工具,培养跨界设计思维
- 市场转化实践能力:依托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模式,建立从设计到生产的完整链路
培养方案特别强调"艺术与工程结合",例如开设陶瓷景观建筑设计课程,使学生既能创作艺术陶瓷,也能设计功能性建筑装饰。
课程体系构建
专业课程采用"基础+模块+实践"的三层架构:
- 基础理论层:包含艺术设计概论、设计心理学等通识课程,夯实美学理论基础
- 专业技能模块:细分出六大方向课程群:
- 陶瓷工艺学(材料科学基础)
-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影视动画方向)
- 环境艺术设计(含陶瓷元素应用)
- 产品艺术设计(现代生活器皿开发)
- 视觉传达设计(品牌包装与传播)
- 游戏艺术设计(交互式数字内容创作)
- 综合实践环节:设置"三实三创"项目,包括企业顶岗实习、陶博会参展、创新创业孵化等。
教学实施特色
在教学方法上形成三大创新点:
- 双师型教学团队:聘请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与数字艺术设计师联合授课,确保传统技法与现代理念的融合
- 工作室制培养:设立陶瓷装饰工作室、3D打印工坊等实践平台,实行项目化教学
- 非遗活态传承:将景德镇传统制瓷技艺纳入课程体系,开设青花分水、古彩填色等特色实训单元。
学生需完成"四证考核":普通话等级证、计算机等级证、专业资格证(如CEAC室内设计师)、毕业设计作品集。
就业生态与发展路径
专业构建了"陶瓷产业+"的立体就业网络,毕业生主要分布在:
- 传统陶瓷领域:艺术陶瓷设计师(占比约35%)
- 现代设计行业:电商美术设计师、环境艺术规划师(占比45%)
- 文化创意产业:非遗传承人、博物馆文物修复员(占比10%)
- 教育科研机构:职业院校教师、陶艺培训师(占比10%)。
近年通过与华为数字创意产业基地等企业合作,开拓数字陶瓷、智能家居装饰等新兴岗位,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
行业前沿探索
专业紧跟陶瓷3D打印、纳米釉料研发等科技趋势,在教学中引入:
- 智能设计工具:Rhino+Keyshot陶瓷建模渲染技术
- 新材料应用:光敏树脂与陶土复合打印工艺
- 跨界融合项目:陶瓷传感器设计、可穿戴陶艺装置开发。
这些探索使传统陶瓷艺术突破工艺边界,在智慧城市公共艺术、文化IP数字化等领域形成新的增长点。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