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作为该校历史最悠久的工科专业之一,自1985年创建以来已形成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该专业依托湖南省"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和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平台,在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通过整合产教资源与科研创新,该专业为区域IT产业输送了大量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在师资配置方面,该专业拥有33名专任教师,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4人,博士学历教师占比达24%。教师团队包含教育部"长江学者"1人、湖南省121创新人才3人,形成以国家级劳动模范为引领的教学梯队。近年来团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13项,科研实力为教学质量提供坚实支撑。
课程体系采用"3+1"校企协同培养模式,设置以下核心模块:
- 基础理论:离散数学、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
- 系统开发: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原理、编译原理
- 前沿技术:人工智能、网络安全、嵌入式系统
- 工程实践:软件工程、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
该专业与华为、麒麟、中软等头部企业共建20余个实习基地,构建"两芯一生态"人才培养体系,学生年均参与学科竞赛超800人次,近年获得国家级奖项110项。
实验室建设方面配备507平方米专用场地,拥有:
- 软件设计实验室
- 网络攻防实验室
- 嵌入式系统实验室
- 大数据分析平台其中396台(套)仪器设备总价值252万元,中央地方共建的计算机原理、移动互联等实验室支持学生完成从芯片设计到系统开发的完整训练。
在科研成果转化领域,近五年实现:
- 授权专利90项,技术转让40项
- 成果转化创造企业产值7000万元
- 发表SCI/EI论文200余篇
- 获湖南省科技进步奖3项依托工业互联网技术与安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该专业2023年评估获"优秀"等级,2024年获批电子信息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就业发展呈现多元化特征:
- 年均就业率保持88%以上,考研录取率11.12%
- 45%毕业生进入腾讯、阿里、字节跳动等头部企业
- 20%任职于银行、税务、铁路等事业单位
- 15%考取国防科技大学、湖南大学等名校研究生专业与100余家用人单位建立人才输送通道,毕业生在嵌入式开发、大数据分析等岗位获得行业认可。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