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信息工程专业,有着独特的培养模式,其中与爱尔兰东南理工大学联合培养这一特色更是为学生提供了多元的发展机遇。
一、培养目标
此专业致力于培育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这些人才要具备多方面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如在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等领域。他们需要系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从而能够在信息工程领域从事多种工作,涵盖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设备制造以及管理维护等。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的学生要学习多门学科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包括数学、物理、电子线路、计算机应用、信息论与编码、通信理论与网络等。学生要接受信息技术领域软硬件开发、计算机程序设计与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等能力的基础训练。这使他们具备对信息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应用的能力,还能运用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
三、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 综合素质:身心健康,拥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爱国敬业精神、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 知识储备:掌握从事信息领域相关工作所需的数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等多种意识。
- 专业知识技能:掌握信号与系统等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在信息技术领域软硬件开发、程序设计与应用等方面具备基本技能,有对信息系统进行分析等的基本能力、创新能力,还能研究开发产品、技术和设备等。
- 信息获取能力:掌握文献检索等获取信息的方法。
- 行业认知:了解信息工程领域的技术标准、政策法规等,有初步经济管理知识和知识产权意识,了解通信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工程实践的影响。
- 沟通协作能力:具有组织管理、表达交流等能力,有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 职业发展能力:有职业发展学习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 国际视野:具备一定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四、主干学科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是这个专业的主干学科,这些学科为学生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核心知识领域
核心知识领域包括计算机信息技术、通信系统原理、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等众多方面,这些领域涵盖了专业知识的关键要素。
六、核心课程示例
- 示例一:包含高等数学(170学时)或数学分析(204学时)、线性代数(51学时)、概率统计(51学时)等多门课程。
- 示例二:例如高等数学(196学时)、数学分析选讲(30学时)等课程组合。
- 示例三:有高等数学(192学时)、线性代数(48学时)等课程安排。
七、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含工程技术训练、电子工艺实习、专业实习等,这些环节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八、主要专业实验
电子线路实验、计算机基础实验等专业实验,能够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九、修业年限与授予学位
修业年限为四年,学生毕业后将被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