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江苏省重点专业,通过融合管理学、医学与经济学知识体系,构建起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现代卫生管理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自1997年设立以来,已形成覆盖本硕层次的完整学科链条,依托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为医疗卫生系统输送了大批既懂管理又通医学的复合型人才。
人才培养体系
该专业以"懂管理、通医药、强实践"为培养导向,通过管理学基础+医药学知识+卫生管理实务的三维课程架构,系统培育学生的规划协调能力和管理决策能力。专业要求掌握公共事业管理基本理论,同时具备医院管理和卫生政策分析的实务技能,毕业生需熟练运用现代管理工具解决医疗卫生机构运营中的实际问题。培养过程中特别强调:
- 职业素养塑造:通过案例教学与模拟决策训练提升组织协调能力
- 学科交叉融合:设置《基础医学概论》《中医学概论》等特色课程强化医学认知
- 实践能力培养:与卫生行政部门、三甲医院共建20余个实践基地
课程结构设计
课程体系分为三大模块:
公共管理基础模块包含《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学》等核心课程,夯实管理理论基础;
医药知识模块设置《医院管理学》《卫生经济学》《卫生法学》等特色课程,构建医学认知框架;
实务技能模块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卫生统计学》等工具类课程培养量化分析能力。其中《医疗保险》《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等课程直接对接医保制度改革需求,体现专业方向特色。
专业发展特色
该专业在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三大差异化优势:
- 学科支撑体系完善:依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管理学科和江苏省重点培育智库,建有健康政策创新研究团队
- 办学层次立体多元:除本科教育外,设有公共管理学术硕士和MPA专业硕士培养项目,与澳大利亚斯维本科技大学合作开设3+1双学位项目
- 实践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基地涵盖江苏省卫健委、鼓楼医院等机构,学生可参与医院运营管理全流程实践
职业发展路径
毕业生主要流向三大领域:
- 医疗卫生机构:担任医院行政管理部门骨干,从事医疗质量监控、运营效率优化
- 政府卫生部门:参与卫生政策制定与区域卫生规划,近年有毕业生进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工作
- 健康产业领域:在商业保险机构、健康管理公司担任产品设计与服务创新岗位
据《麦可思报告》显示,该专业毕业生满意度达100%,优秀校友中既有省级卫生政策研究专家,也有医院管理创新人才。
学科建设创新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该专业积极探索中医药智慧与现代管理理论的融合创新。研究团队聚焦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等前沿课题,近五年承担7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在卫生资源配置、中医药健康管理等领域形成特色研究方向。学科带头人王高玲教授领衔的"中医发展政策"团队,持续为《江苏省深化医改研究报告》提供智库支持。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