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勾选认证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实现进项税额抵扣的重要环节,其会计处理需要严格遵循税收政策与会计准则。实务操作中涉及待认证进项税额科目过渡、进项税额科目结转以及转出未交增值税科目调整等多重步骤。本文将从基础认证流程、期末结转方法、特殊情况处理三个维度展开,系统梳理勾选抵扣的完整会计处理逻辑。
当企业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时,需先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待认证进项税额)科目过渡。例如采购原材料收到113,000元专票(含税),未认证时需做分录:借:原材料100,000元,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待认证进项税额)13,000元;贷:应付账款113,000元。完成勾选认证后,需将待认证税额转入可抵扣科目: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000元;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待认证进项税额)13,000元。
期末结转存在两种主流操作方式:
- 全额结转法:将进项税额与销项税额全额转入转出未交增值税科目。假设当月销项税额15,000元,进项税额13,000元,则结转分录为: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5,000元;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15,000元。同时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13,000元;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000元。
- 差额结转法:直接按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差额结转。沿用前例,差额2,000元需做: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000元;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2,000元。
特殊情形下需处理进项税额转出。如将已抵扣原材料用于职工福利,需转出进项税额3,900元:借:应付职工薪酬33,900元;贷:原材料30,000元,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3,900元。出口企业计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时,需同步转出:借:主营业务成本15,000元;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5,000元。
实际缴纳税款时,需将转出未交增值税转入未交增值税科目。假设结转后应缴税款1,000元,则: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1,000元;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1,000元。缴款时: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1,000元;贷:银行存款1,000元。若适用加计抵减政策,抵减金额需贷记其他收益科目: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100元;贷:银行存款100元,其他收益——政府补助980元。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