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恩施学院于2024年3月获批设立口腔医学本科专业,成为全国五所获批院校之一。该专业立足武陵山区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以培养新型应用型口腔医学人才为核心目标,通过课程体系创新、校企合作深化、临床实践强化等方式,构建了服务区域医疗发展的特色培养模式。以下从专业定位、课程体系、培养路径及社会价值等维度展开分析。
在专业定位方面,该专业强调“扎根恩施、辐射华中”的区域服务导向,聚焦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的实际需求。其培养目标明确提出“职业人文素养高、岗位胜任力足”的人才标准,注重解决区域口腔医疗资源不足的痛点。通过与恩施州中心医院口腔医学中心等机构深度合作,构建了以临床思维与技能训练为核心的实践体系,同时融入智慧医学前沿知识,强化学生对新技术、新场景的适应能力。
课程设置上采用“核心+特色”双轨模式。专业核心课程覆盖基础医学与口腔临床学科,例如《口腔解剖生理学》《牙体牙髓病学》《口腔颌面外科学》等,夯实学生基础理论。专业特色课程则侧重实践能力培养,包括《口腔临床思维训练》《口腔临床综合技能培训》等模块,依托模拟口腔医院教学平台开展情景化教学。此外,课程体系对标国家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将考试内容融入日常教学,提升学生职业资格通过率。
培养路径呈现多元协同特征:
- 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与恩施州咿呀口腔医院等机构建立定向实习机制,实现“课程共建-定向实习-精准就业”闭环
- 名校专家资源导入:邀请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彭彬、台保军等教授开展专业导论讲座,引入顶尖院校教学标准
- 临床能力阶梯训练:构建“基础实验-模拟操作-临床实习”三阶段实践体系,大一至大四分别对应认知实习、技能实训、岗位轮转
- 质量保障动态优化:定期召开专业建设研讨会,根据武汉大学专家建议动态调整培养方案。
该专业的社会价值体现在填补区域医疗资源缺口。作为恩施州首个高校口腔医学本科培养基地,其首批96名学生已于2024年9月入学。通过输送具备基层服务能力的毕业生,助力解决武陵山区口腔疾病发病率高与专业医师短缺的结构性矛盾。数据显示,该校毕业生71.96%选择华中地区就业,其中18.91%进入医疗卫生单位,印证了专业定位与区域需求的契合度。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