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永城职业学院的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专业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核心,构建了覆盖全产业链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立足豫东经济带产业需求,通过整合直播电商运营、新媒体推广、短视频创作等前沿技术模块,形成了"理论+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依托当地化工新材料、金属新材料、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资源,专业建设注重将课堂教学与真实项目深度融合,为区域经济输送具备美工、推广、客服、运营等复合能力的实战型人才。
SYB教学模式是该专业实现教学创新的重要抓手。通过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学生在仿真实训、项目实战、市场实产三个阶段中逐步掌握核心技能。例如在直播运营课程中,学生需完成从选品定位、视觉设计到直播话术调整的全流程操作,过程中结合数据分析与用户管理工具优化决策。这种"做中学"的培养方式使2023级38名学生中93.4%实现高质量就业,部分毕业生在安徽梦森科技等合作企业担任直播运营主管。
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突出模块化与岗位化特征,涵盖三大核心领域:
- 基础理论模块:包括电子商务基础、财税基础、零售基础,夯实学生市场分析与商业逻辑能力
- 技术应用模块:设置电商摄影技术、短视频拍摄与制作、数据选品等课程,配备独立直播间与虚拟仿真实验室
- 运营实战模块:通过全渠道营销实务、主播孵化管理等课程,对接直播销售员(高级)、互联网营销师等职业技能认证
在师资建设方面,形成"双师型+产业导师"的混编团队。专职教师团队包含8名讲师与1名副教授,同时聘请渔夫乐钓具等企业的技术骨干承担40%实践课程教学。这种结构使教学内容始终保持行业前沿性,例如在2024年安徽省直播电商比赛中,学生团队凭借企业导师指导的跨境直播方案斩获三等奖。
产教协同创新体现在三大平台建设:
- 双创实践平台:整合电商实训中心与校企共建实践基地,2023年开展真实项目27个
- 技术赋能平台:运用大数据分析系统跟踪学生成长轨迹,动态调整教学策略
- 社会服务平台:为本地面粉、钓具等特色产业提供直播代运营,年服务企业超15家
该专业通过1+X证书制度打通职业发展通道,学生可考取直播电商、商务数据分析等5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2023届毕业生中40.4%通过专升本进入郑州轻工业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等本科院校,就业群体平均月收入达3085元,显著高于省内同类院校水平。这种将区域产业优势转化为教育资源的创新实践,为县级市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