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职业学院的艺术设计专业立足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求,形成了以室内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为核心的双轨培养体系,在山东省内具有显著竞争力。该专业在2023年全省专业发展水平考核中排名第三,拥有省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和国家级产教融合平台,构建起集文化素养、美育实践、数字技术于一体的特色育人模式。依托校企共建的产业学院和实训基地,学生不仅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能在真实项目中锤炼创新设计能力,为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聚焦产业需求的专业定位
专业设置紧密对接山东省文化创意“十大产业”与烟台市文化旅游产业链,将课程模块细分为室内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两大方向。前者强调数字化设计工具应用与施工管理能力,培养能完成室内方案策划、施工图深化及项目管理的人才;后者注重艺术-设计-管理的协同创新,通过景观规划、公共设施设计等课程,打造能胜任环境空间整体设计的复合型人才。这种双轨模式使毕业生既能进入装饰公司担任设计师,也可在园林工程企业从事景观规划,就业面覆盖设计、施工、管理全链条。
二、多元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该专业构建了“三层递进”实践平台:
- 基础技能实训:依托20个校内实训室,开展建筑制图、材料构造、3D建模等课程,强化设计表达基本功;
- 项目化实战:通过校企共建的舜和产业学院、百纳产业学院,学生参与酒店空间设计、文旅项目策划等真实案例,近三年累计完成300万元社会服务项目;
- 竞赛与公益实践:组织学生参加山东省大学生环境设计创新创意大赛,并打造“益心艺意”全国百强实践团队,在乡村墙绘、社区美育等活动中提升社会责任感。这种培养模式使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赛事中屡获佳绩,2024年更有多名学生入选全国“两会”会务服务团队。
三、产教协同的师资与资源
专业拥有88人教学团队,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5人,双师型教师占比超68%。引入郭英华艺术工作室、李强大师工作室等业界资源,将非遗剪纸、胶东民居营造技艺融入课程。与上海红星美凯龙、索菲亚整家定制等60余家企业建立合作,实施订单式培养:
- 课程共建:企业设计师参与《专题设计》《装饰工程预算》等核心课程开发;
- 实习直通:优秀学生可优先进入合作企业顶岗实习,享受无息购房借款、学历补贴等专项福利;
- 证书融通:推行“1+X”证书制度,学生可考取室内设计师、广告策划师等职业资格,实现学历与技能双认证。
四、持续优化的就业生态
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职业发展呈现三大特征:
- 地域集聚:约65%毕业生留在烟台,服务于本地装饰设计、文旅企业;
- 岗位多元:从传统设计岗向数字化运营(如BIM技术员)、文创产品开发等新兴领域延伸;
- 成长快速:百纳餐饮集团等合作企业反馈,订单班学生入职3年内晋升主管比例达42%。对于有志深造者,专业开设“3+2”专本贯通班,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等高校联合培养,搭建学历提升通道。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