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能源职业学院的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作为该校重点建设的特色方向,紧密围绕能源化工产业链布局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依托四川省能源投资集团的国企背景,构建了“产教融合、校企共育”的办学模式,2023年四川省高考录取中,理工类最低分159分(对应位次283776),文史类最低分179分(位次214388)。这种低门槛高匹配度的培养机制,为区域能源化工产业输送了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专业采用“理论与实践双轨并行”模式。核心课程包含无机化学、化工工艺、化工设备等基础学科,同时设置锂离子电池制造工艺与技术、化工HSE(健康安全环境管理)等前沿方向课程。实践环节占比超50%,通过化工单元操作实训、装置检维修实训、HAZOP分析高级工认证等模块,强化学生设备操作、故障排查、安全防护等实操能力。这种课程架构既覆盖传统化工技术,又融入新能源材料应用,契合“双碳”战略对绿色化工人才的需求。
校企协同培养机制是该专业的核心特色。学院与川化集团、四川能投电力开发集团等40余家国企建立深度合作,推行“订单班”“定向培养”模式。学生在校期间即可进入企业参与生产实习、应急演练、隐患排查等实战项目,实现“入学即入职、毕业即就业”的无缝衔接。这种培养路径不仅降低企业用人成本,更通过“双师型”教师团队(含高级工程师、行业技师)的指导,确保毕业生具备“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双重竞争力。
从就业方向来看,毕业生主要服务于石油化工、锂电材料、环保监测三大领域。具体岗位包括化工生产工艺员、质量控制工程师、安全监督员等,职业发展路径清晰。以2023年录取数据为例,该专业毕业生最高分达435分(理工)和448分(文史),显示出优质生源对行业前景的认可。随着成渝双城经济圈的产业升级,该专业在化工工艺优化、新能源材料研发等方向的人才缺口将持续扩大。
职业素养培养贯穿教学全流程。通过责任关怀理念教育和化工安全技术课程,学生需掌握危化品处理、环境保护、应急处置等综合能力。学院还引入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资源,鼓励学生参与“产学研”项目,提升技术创新意识。这种“技术+管理”的复合型培养目标,使毕业生既能胜任一线操作,也可向生产主管、技术研发等管理岗位进阶。
该专业的升学通道同样畅通。学生可通过统招专升本进入本科院校深造,或通过企业合作的在职教育提升学历。学院与四川能投集团共建的“院士工作站”和“数字产业实训基地”,为有志于科研的学生提供技术攻关、专利申报等实践平台,形成“就业—深造—科研”的立体发展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