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理工学院作为山东省第一批设立跨境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的院校之一,近年来以鲜明的专业定位和产教融合模式,成为区域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该专业依托国际贸易发展新趋势,构建了涵盖理论教学、实践操作和职业发展的完整体系,致力于培养兼具国际视野与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以下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资源、职业发展等维度展开分析,解读其核心特色与优势。
在培养目标层面,该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注重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与专业技能的双向提升。面向跨境电商行业需求,人才培养聚焦营销推广、产品开发、运营管理及客户服务四大核心岗位能力。通过强化法律合规意识和平台规则认知,学生不仅掌握跨境支付、物流管理等实务技能,还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创新创业思维,形成“德技并修”的竞争力。
课程体系设计体现“理论+实践”双轮驱动。主干课程包括西方经济学、跨境电商理论与实务、跨境电商物流等基础理论模块,同时融入电商视觉设计、跨境电商模拟实验等实践性课程。专业特色实验室如跨境电子商务仿真实训室、VBSE实验室(虚拟商业社会环境)及互联网+国际贸易综合技能实训室,为学生提供沉浸式操作环境,模拟真实业务场景下的选品、运营、结算全流程。
实践教学资源方面,校企合作深度赋能。学校与阿里巴巴、山东朗越国际运输服务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基地,开展订单式培养。例如,2024级新生职业规划讲座邀请众赢新媒体创始人现场剖析行业趋势,通过抖音平台市场分析等案例教学,帮助学生建立对跨境电商就业方向的直观认知。这种“校内实训+企业实战”模式,有效缩短了课堂知识与行业应用的差距。
职业发展路径清晰,就业前景广阔。毕业生可从事跨境电商平台运营、跨境供应链管理、数据分析等岗位,就业领域覆盖外贸企业、国际物流公司及互联网平台。据行业统计,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自2015年起年均增长超28%,人才需求持续旺盛。烟台理工学院通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建设,进一步拓宽学生职业选择,例如支持学生参与跨境电商创业项目,孵化自主品牌。
从行业趋势看,跨境电商已成为对冲传统外贸增速放缓的新引擎。烟台理工学院凭借先发优势,持续优化专业建设,其管理学学士学位授予资格与山东省首批试点院校背景,为毕业生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中抢占先机提供了有力背书。未来,随着RCEP协定深化和数字贸易发展,该专业“技术+国际”的双核培养模式将更具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