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河南省重点建设的高职院校,濮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为核心目标,紧密对接国家“幼有所育”战略需求。该专业依托学院在健康管理与促进类学科领域的深厚积累,构建了覆盖婴幼儿照护、教育、健康管理等全链条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认证、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多元化路径,为区域托育行业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成为推动地方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的重要支撑。
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聚焦保教结合的核心能力,旨在培养掌握幼儿卫生保健、健康管理及早期教育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学、心理学、营养与保健等理论课程,同时融入声乐、舞蹈等职业技能训练,形成“理论+实践+艺术素养”的三维培养模式。学生毕业后可胜任母婴护理、早教指导师、社区家庭指导师等岗位,服务场景覆盖托育机构、妇幼保健院、高端妇幼会所等多元化场景。
课程体系与技能认证
专业课程设置突出模块化与标准化:
- 职业发展课程:包括幼儿语言教育、科学教育、游戏理论与实践等,强化对儿童发育评估与干预能力的培养。
- 职业技能课程:通过形体训练、钢琴、美术等课程提升学生艺术表现力,满足托育机构对“能教善育”人才的需求。
- “1+X”证书体系:学生可考取教育部幼儿照护、母婴护理等8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同时参与人社部育婴师、保育师等资格认证,实现“学历+技能”双轨并行。
实践平台与竞赛成果
学院搭建了“赛训结合”的实践平台:
- 校内实训基地:配备模拟托育教室、健康评估实验室等设施,支持学生开展婴幼儿发育监测、健康指导等实操训练。
- 行业竞赛表现:近年在全国职业院校托育职业技能竞赛中获高职组三等奖,在河南省家政服务业技能大赛中斩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并多次在省级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奖,体现师资与学生的双向竞争力。
- 产教融合:联合濮阳市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立实训基地,参与全市托育机构卫生保健人员培训,累计培养600余名从业人员。
就业方向与行业对接
专业就业网络深度嵌入地方托育服务体系:
- 核心岗位群:涵盖早教机构、社区托幼机构、健康管理机构等,重点服务6月龄至36月龄婴幼儿照护需求。
- 新兴领域拓展:随着智慧托育发展,毕业生可从事家庭育儿指导师、托育机构运营管理等岗位,满足“互联网+托育”模式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 区域协同效应:濮阳市已建成162家托育服务机构,提供1.35万个托位,专业人才需求持续增长。学院与稚梦婴幼学苑等示范机构合作,推动“15分钟入托圈”建设,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的无缝衔接。
社会贡献与行业引领
该专业通过人才供给与标准输出双轮驱动,助力区域托育服务提质升级:
- 人才储备:累计培养1780名专业人才,占全市托育从业人员的30%以上,有效缓解“照护难”问题。
- 行业标准建设:参与制定《濮阳市托育机构等级评审方案》等规范,推动示范性托育机构创建,目前全市已有12家机构通过认证。
- 政策研究支持:依托河南省智慧康养职业教育集团等平台,为政府提供托育服务政策建议,促进“医育融合”“托幼一体化”等模式落地。
从课程设计到行业服务,濮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构建了“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闭环生态,成为区域托育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未来,随着国家三孩政策深化,该专业将继续以技能创新与产教协同为核心,为“幼有善育”提供更坚实的人才保障。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