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商学院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以培养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为核心目标,通过融合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知识体系,构建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框架。该专业强调“人-机-物”万物互联的工程思维,注重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技能的双重提升,致力于为智能城市建设、工业物联网等领域输送高素质人才。
在课程体系上,专业设置了覆盖物联网全链条的主干课程。其中物联网工程导论与物联网通信技术奠定基础认知,RFID原理及应用、传感器技术等课程强化硬件开发能力,嵌入式系统和数据库系统课程则聚焦软件设计与数据处理。特别设置的物联网应用系统创新实验课程,通过真实项目案例模拟,帮助学生掌握从系统设计到集成落地的全流程能力。这种课程设计体现了“数智能力融通”的培养理念,使知识结构兼具广度与深度。
实践教学环节突出产教融合特色,采用“实验-课程设计-竞赛”三级递进模式。学生需完成传感器实验、通信协议调试等基础操作,再通过智能家居系统开发、工业物联网平台搭建等综合实训项目提升工程实施能力。近三年数据显示,学生参与省级以上竞赛获奖率达54%,反映出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效性。校企合作建立的BIM实验室、物联网通信实验室等16个专业分室,更提供了接近产业一线的技术环境。
在职业发展路径上,该专业构建了“证书+岗位”双驱动机制。学生可考取物联网工程师、嵌入式系统开发工程师等7类权威职业资格证书,其中注册结构工程师和BIM证书的持证比例连续三年增长15%。就业方向覆盖智能系统设计、设备研发、运维管理三大领域,毕业生在数字城市规划、智能制造等岗位表现突出,部分学生入职华为、大唐电信等企业,印证了专业培养与产业需求的高度契合。
专业建设优势体现在师资结构与教学资源的持续优化。现有教师团队中高级职称占比17%,近三年承担省部级项目6项,发表SCI/EI论文20篇,研发成果直接反哺教学。依托河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的教研实力,专业在2025年河南高校物联网专业排名中蝉联首位,凸显其区域影响力。弹性化的4-8年修业年限设计,更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灵活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