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大学新华学院的学前教育专业自2018年设立以来,已成为宁夏地区教育领域的重要力量。该专业立足地方需求,致力于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近年来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和深化校企合作,逐渐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以下从专业定位、课程设计、实践机制、师资力量及就业前景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以地方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定位
该专业立足宁夏,辐射甘肃、陕西、内蒙古等地,旨在为学前教育行业输送具备保教活动设计、班级管理、家园沟通等核心能力的专业人才。根据2025年宁夏高校排名,该专业在区内位列第四,处于B等级水平,显示出其在独立学院中的竞争力。培养目标强调职业道德与创新意识的双重塑造,注重学生在教育、管理等多维场景中的适应能力。
二、理论与实践融合的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分为学位课程与艺术技能课程两大模块:
- 理论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原理、教育学原理、儿童发展心理学等,夯实学生的教育理论基础;
- 实践技能课程涵盖舞蹈、琴法、声乐、手工制作、环境创设,通过童话剧表演、钢琴演奏会等创新考核形式强化动手能力。
这种“理论+艺术+技能”的三维架构,既满足幼儿教育对综合素质的要求,也呼应了行业对创意教学能力的期待。
三、多层联动的实践教学机制
专业构建了“校内实训—校外实习—竞赛驱动”的实践体系:
- 实习基地合作:与银川市中关村幼儿教育集团、宁大幼儿园等建立校外实践基地,每学年安排学生入园观摩与研讨;
- 竞赛与创新项目:学生在全国师范技能大赛、大学生艺术展演中屡获一等奖,并参与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10余项;
- 行业专家介入:定期邀请示范园园长、一线教师开展“卓越学前”系列讲座,缩短课堂与岗位的距离。
四、专兼结合的师资保障
师资队伍由宁夏大学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与幼儿园一线专家共同组成,形成“学术引领+经验传递”的双轨模式。学院通过学生评课与年度淘汰制动态优化教师队伍,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动态同步。此外,长期聘请校外教授讲授专业课程,强化教学资源的开放性。
五、就业与升学双向通道
毕业生主要服务于幼儿园、托幼机构及教育管理部门,就业范围覆盖西北多省,用人单位评价普遍较高。近七年累计输送400余名幼儿教师,部分学生通过考研进入更高学府深造。2021年宁夏理科录取最低分为375分,2023年招生计划显示文理兼收,选科不限,为不同背景考生提供机会。
六、持续优化的专业生态
学院通过协同育人机制与教学质量监控,推动专业建设与行业需求深度对接。例如,将环境创设等新兴课程纳入培养方案,回应幼儿园对教学场景创新的需求。未来计划拓展更多艺术类课程,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跨领域整合能力,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