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的音乐表演专业以培养兼具艺术素养与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核心目标,通过与哈尔滨学院合作的高本贯通项目构建了独特的育人体系。该专业立足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融合声乐、器乐、舞台表演等多维度教学内容,形成了"高职+本科"一体化培养路径。依托中央民族歌舞团等实践平台,学生在校期间即可参与国家级艺术展演,展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与创新活力。
一、贯通式培养模式
- 5年学制设计采用"3+2"分段培养,前3年完成高职阶段基础课程,后2年衔接哈尔滨学院本科教育,学生通过转段考核实现学历提升。该模式突破传统升学壁垒,使艺术类学生获得连贯性成长路径。
- 学籍管理实行双轨制:高职阶段由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负责教学管理,本科阶段引入哈尔滨学院师资团队,形成双师型教师主导、行业专家辅助的教学架构。目前专兼职教师达23人,含12名双师型教师及19名外聘专家。
二、课程体系与教学特色
- 核心课程模块包含:
- 音乐理论基础:乐理、视唱练耳、合唱与指挥
- 表演技能训练:声乐技巧、钢琴演奏、黑龙江流域民族民间技艺
- 综合实践课程:舞台表演、少数民族舞蹈创编、音乐智慧教室实训
- OBE教育理念贯穿教学,强调成果导向:
- 以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高职院校技能大赛等赛事为检验标准
- 近五年学生获国家级奖项4项、省级奖项41项,包括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东北三省舞蹈大赛金奖等
三、实践创新平台
- 校内实训基地配置智能琴房、专业录音棚、马头琴工作室等11类设施,其中音乐教学多功能厅可容纳300人演出,形成"教演一体"实训空间。
- 校外合作网络覆盖中央民族歌舞团、哈尔滨三大主城区文旅局等单位,建立20余个实习基地。学生参与"高雅艺术进校园"等品牌活动70余场,累计观众超2万人次。
- 民族文化传承创新机制:
- 开发满族剪纸、赫哲族鱼皮画等非遗课程
- 原创民族歌舞剧登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等国际舞台
四、升学与就业通道
- 转段升学率稳定在90%以上,毕业生获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起点本科毕业证书,符合条件者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 就业方向多元:
- 专业院团:年均30%毕业生进入省市文艺团体
- 教育领域:25%从事中小学音乐教学或艺术培训机构执教
- 文化服务:依托文旅局实习网络,20%毕业生进入公共文化服务岗位
- 年薪水平显示,本科段毕业生首年平均薪资达8.2万元,高于省内同类专业15%。
该专业通过校政企协同育人机制,将少数民族文化基因植入现代艺术教育,形成"技艺传承+舞台实践+学历提升"三维培养体系。对于有志于深耕民族音乐艺术的学生而言,这里既是技艺精进的训练场,更是通向职业舞台的孵化器。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