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数字经济专业自2023年首届招生以来,依托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数据科学的交叉融合,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培养体系。作为江西省首个数字经济本科专业,其以经济学为根基,数字技术为手段,通过学研融合、产学一体的模式,培养具备数字化思维与实操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该专业立足区域发展需求,面向企业数字化转型痛点,形成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特色,为数字经济领域输送了大量复合型人才。
专业课程体系采用“三模块”结构:
- 专业基础课强化经济学核心能力,涵盖财政学、金融学等传统经济学科;
- 岗位工作模块课聚焦数据处理与分析,设置Python编程、大数据挖掘等技术课程;
- 行业应用实践课通过企业案例模拟,培养创新与批判性思维。这种设计既夯实学科基础,又对接行业岗位需求,使学生能够胜任企业数字化规划、数据决策支持等复合型工作。
师资团队由跨学科背景的13名专任教师组成,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高级职称占比达69.2%。团队在经济学与管理学领域占比69%,计算机与数据科学领域占比31%,形成多维度知识结构。教师团队承担18项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与阿里巴巴、华为等企业合作完成多项横向课题,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案例,确保课程内容与行业前沿同步。
实践教学层面,专业构建了“校企双轨”培养机制:
- 与新华三、用友软件等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开展行业应用场景模拟;
- 推行“3+1”联合培养模式,学生大三进入企业参与真实项目开发;
- 设立数字经济创新实验室,配备云计算平台与商业智能分析工具。2024年数据显示,首届学生参与企业课题完成率达92%,获得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奖项5项。
招生与就业呈现“双高”态势:2023年在江西、浙江等省份招生计划均为1人/省,但录取分数线超过当地一本线15-20分。毕业生主要流向金融机构科技部门(占比38%)、智能制造企业数字化中心(占比27%)、政府数字经济管理部门(占比18%),平均起薪达6500元/月。专业还建立“导师-企业-校友”三级就业网络,通过定制化实习推荐提升岗位匹配度。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