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特殊教育专业立足地方需求,以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抓手,在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社会服务等方面形成鲜明特色。该专业不仅开设了自闭症儿童心理与教育等核心课程,更通过与加拿大等国的深度合作,将全纳教育理念融入教学实践。当前,专业建设已进入提质增效阶段,通过校地协同、产教融合等方式,构建起覆盖早期干预、康复训练到师资培养的完整体系,为赣南地区特殊教育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课程体系构建方面,该校围绕特殊儿童发展需求,形成以“诊断评估—干预训练—康复支持”为主线的培养框架。核心课程包括特殊儿童心理学、儿童行为矫正、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等模块,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例如,自闭症儿童教育方向课程引入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理工学院的康复技术资源,通过双师协同授课实现中外教学法融合。专业还建立特殊教育学校课程与教学基础实训体系,强化学生个案分析、康复方案设计等实操能力。
国际合作办学是专业发展的突出亮点。自2020年与加拿大合作以来,双方共同打造“中加课程学分互认”机制,在学前教育(自闭症方向)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具体合作路径包括:
- 联合开发跨文化教育实践模块,引入加拿大全纳教育评估标准
- 创建双导师跨境工作坊,定期互派教师开展沉浸式教研
- 共建中加特殊教育联合研究中心,聚焦孤独症儿童早期干预技术研发这些举措使在校生能同步接触国际前沿理念,89名合作项目学生已受益于“科学赋能”的培养模式。
专业建设注重社会服务功能延伸。2025年3月开展的“世界自闭症日”美术手工作品展,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展览,展出200余件自闭症儿童创作的艺术品。活动创新采用“政校行企”协同模式,联合地方康复机构构建特殊儿童教育康复生态链。校方还定期组织教师赴信丰县特教学校等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调研,将融合教育实践经验反哺课堂教学。这种“校地双向赋能”机制,既提升教师实践指导能力,又推动地方特教资源均衡发展。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校实施“引育结合”策略。通过绩效分配改革、职称评定倾斜等政策,吸引如刘钰等具有音乐治疗专长的复合型教师加入。数据显示,专业教师中具有国际教研经历者占比达35%,参与完成省级课题10项、市级课题5项。赵永红校长在调研中特别强调,要构建“师德师风建设+专业能力提升”双驱动机制,通过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等方式,实现教师教学、科研、服务能力同步提升。
当前,该专业正朝着“国际标准、赣南特色”方向迈进。通过持续深化中加合作项目、拓展社区养老服务等创新实践,着力培养既掌握行为矫正技术又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种将国际先进经验与本土特教需求有机融合的发展路径,为同类院校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