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立足数字经济时代需求,构建了"财务+技术"双核驱动的培养体系。该专业自1986年开办以来,累计培养毕业生超万人,现为国家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专业品质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通过融合会计实务操作与大数据分析技术,着力培养具备会计核算、财务数据分析、会计软件运维等复合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满足智能财务转型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在课程体系设置上,专业采用"基础+核心+拓展"的模块化架构。基础课程包含基础会计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夯实专业根基;核心课程聚焦财务大数据应用与分析和Python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强化数据处理能力;拓展方向设置财务数智化应用基础等前沿课程。特别引入智能教学平台和机器人助教,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实现教学资源优化配置,标准化试题考核系统可自动完成80%的日常考评工作。
实践教学环节构建了"三维实训体系":
- 财务大数据实训室配备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业财一体化三类专业软件
- 会计综合实训室模拟真实企业财务流程
- 校企共建基地与宝鸡擀面皮产业学院等开展订单培养
学生需完成纳税申报模拟、财务机器人操作、大数据可视化分析等18项专项实训,实训课时占比达总学时的45%。
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特征:
- 传统财务岗位:覆盖出纳、成本会计、总账会计等基础职位
- 新兴技术岗位:包括财务数据分析师、智能财税顾问等数字化转型岗位
- 金融服务领域:可从事银行智能柜员、金融理财规划师等职位
近三年毕业生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和会计中介机构的就业率提升27%,专升本通过率稳定在65%以上,部分学生进入用友、金蝶等财务软件公司从事系统实施工作。
职业能力认证体系形成"双证书+多维度"架构:
- 必考证书:初级会计师、业财一体化应用等专业资格
- 推荐认证:Python编程(二级)、大数据分析师(中级)
- 国际认证:鼓励获取ACCA(国际注册会计师)基础阶段证书
通过将证书考核标准融入课程大纲,实现"课证融通",近三年学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达92.3%,显著高于省内同类院校平均水平。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