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三峡职业学院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立足行业前沿,紧密对接“中国制造2025”战略,构建了“理论+实践+产业”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依托国家级实训基地和头部企业合作资源,重点培养掌握新能源汽车电池拆装与维护、电驱系统诊断、整车故障排除等核心技术的复合型技能人才,为快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输送高质量技术骨干。
专业课程体系围绕电动化与智能化两大方向展开,核心课程包括新能源汽车概述、纯电动汽车构造与维修、混合动力汽车构造与维修、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以及电机控制技术。实践教学环节设置三类典型场景:
- 基础技能训练:在动力电池智能实训室完成电池性能检测与维护;
- 系统诊断实战:通过吉利帝豪EV300整车实训室模拟真实故障排查;
- 综合能力提升:依托纯电动汽车综合故障诊断实训室开展复杂工况下的技术攻关。课程设计注重模块化教学,确保学生掌握从零部件检测到整车维修的全链条技能。
实训资源建设体现产教深度融合特征,校内建有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指定实训室,涵盖充电智能实训系统、专业诊断设备平台等先进设施。校外与重庆金康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比亚迪汽车、吉利控股集团等企业建立“成蝶计划”合作项目,形成“校内仿真训练—企业轮岗实习—定向就业”的闭环培养路径。学生可通过现代学徒制直接参与企业真实项目,例如在长安汽车集团生产线进行装配工艺实践。
师资团队由博士、硕士领衔,包含全国技术能手和行业教学名师,双师型教师占比近75%。教学成果方面,专业团队主编的《新能源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活页式教材融入1+X证书标准,配套开发二维码视频教学资源,实现课堂与车间无缝衔接。近年来指导学生获重庆市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并在金砖国家技能创新大赛中斩获25项奖项,彰显“以赛促教”的教学理念。
就业方向覆盖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毕业生可从事制造装配、维护保养、故障诊断、质量检验等岗位,合作企业提供维修工程师、技术服务顾问等多元职位。数据显示,该专业就业率超98%,对口率稳居全校前列,半年后平均起薪达3800元/月,部分优秀学生通过国际交流项目进入英国IMI认证体系,获得海外职业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