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文理学院英语专业自1984年创建以来,始终以培养高素质英语教育人才为核心目标。作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该专业依托外语系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完备的教学设施,构建了覆盖语言技能、文学理论、跨文化交际的立体化课程体系。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00余人,累计培养本专科毕业生2400多名,为西北地区乃至全国输送了大量英语教育骨干。本文将从专业定位、课程特色、师资建设等方面解析其人才培养模式。
在专业定位与学科建设方面,该专业以"全人教育"理念为指导,强调人格健全、基础扎实、能力突出的培养目标。通过设置四年制本科和三年制专科双轨制,既注重基础教育又兼顾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划分为三大模块:专业技能课程(如基础英语、高级英语、翻译)、专业知识课程(包括英美文学、英语国家概况)和理论课程(涉及语言学、教学法等)。这种"语言基础+文化素养+教育理论"的三维架构,有效实现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统一。
师资队伍建设呈现国际化特征。外语系现有教授、副教授15人,讲师20余人,其中4名外籍教师常驻教学。超过10人拥有博士、硕士学位,3人具有英国诺丁汉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留学经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12名教师正在接受美国瑞欧戈兰大学的研究生培养教育,这种"走出去+引进来"的双向交流机制,将国际先进教学理念融入本土化教育实践。系主任党明虎教授作为陕西省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会理事,带领团队在英语应用语言学领域取得多项省级科研成果。
课程体系突出实践导向与创新能力培养。除常规语言技能训练外,特色课程包括:
- 学术论文写作课程贯穿四年培养周期
- 语用学、社会语言学等跨学科课程拓展学术视野
- 日、法、俄等第二外语选修增强竞争力实践教学环节通过立心楼519的RESOURCE ROOM实现突破,这个集语言实训、外教交流、学术研讨于一体的多功能空间,年均举办50余场跨文化交流活动。数据显示,近三年学生在全国英语演讲竞赛中屡获殊荣,2012年刘群群同学更斩获"21世纪杯"全国三等奖。
在人才培养成效方面,毕业生就业呈现"双高"特点:考研录取率连续五年超过20%,50余人考入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名校深造;就业对口率达85%以上,主要分布在基础教育领域。用人单位反馈显示,学生普遍具备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部分优秀毕业生已成长为中学校长、教研室主任等管理骨干。这种培养质量源于持续的教学改革,包括增设旅游英语等应用型课程,构建"专业教育+社会实践"的复合培养路径。
从1984年创建时的单一师范教育,到如今涵盖本科教育、学术研究、国际交流的多元格局,宝鸡文理学院英语专业始终紧扣时代脉搏。通过"语言能力奠基、文化素养铸魂、教育理论强基"的三维培养模式,不仅传承了外语教育的优良传统,更在新时代开辟出具有地域特色的英语人才培养之路。未来随着与美国瑞欧戈兰大学等国际院校合作的深化,其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路径将更加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