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西安分院研究生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西安分院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西安分院(以下简称“西安分院”)是我国航天领域的重要科研与人才培养基地,其研究生教育依托于深厚的航天技术积累与国家级科研平台。作为我国空间飞行器有效载荷研制领域的核心单位,西安分院在通信卫星、导航系统、遥感技术等领域代表国内最高水平,先后承担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等300余项重大航天任务。研究生院以“航天精神”为根基,构建了涵盖导师队伍、科研实践、学科交叉的立体化培养体系,为国家输送了大批航天科技领域的专业人才。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西安分院研究生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西安分院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一、历史沿革与学术地位

西安分院前身为创建于1965年的航天五〇四所,2008年正式组建为分院。经过近60年发展,已成为国内唯一覆盖空间通信、导航、遥感、测控四大领域的研究机构,参与研制了我国400多颗(艘)星船的关键载荷系统。其学术地位体现在三方面:

  • 学科引领性:主导制定多项国家航天电子系统标准,在星载天线技术空间微波传输等领域打破国际垄断;
  • 科研贡献度:累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4项、省部级奖项超400项,是探月工程、火星探测等项目的核心载荷供应商;
  • 国际影响力:主办三届卫星通信与遥感国际学术会议,与美、俄等10余国建立技术合作,相关成果发表于《Nature》子刊等顶级期刊。

二、学科设置与研究方向

研究生院聚焦航天电子系统前沿领域,设立三大一级学科硕士点

  1. 信息与通信工程(年招生9人)
    • 核心方向:航天器数据传输与处理、通信技术、导航技术
    • 特色课程:星间链路设计、深空测控编码理论
  2. 电子科学与技术(年招生7人)
    • 重点领域:空间微波技术、星载天线设计、电磁对抗
    • 实验平台:空间微波重点实验室(配备太赫兹频段测试系统)
  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年招生2人)
    • 交叉学科:空间机构仿真、航天器智能制造
    • 产学研结合:与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联合开展空间机械臂研发

三、师资力量与培养模式

导师团队由17名博导55名硕导构成,其中包含2名工程院院士、5名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三大特征:

  • 项目驱动制:100%研究生参与国家重点型号任务,如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的数传分系统研制;
  • 双导师机制:学术导师(负责理论指导)+工程总师(指导实践应用),确保论文选题与工程需求深度对接;
  • 国际联合培养:与莫斯科鲍曼国立技术大学建立“1+2”联合培养项目,主攻量子卫星通信方向。

四、科研平台与资源优势

分院建成航天领域唯一的“三位一体”科研基础设施:

  • 空间电子产品制造中心:包含亚洲最大的星载天线真空测试舱,可模拟-180℃~+150℃极端环境;
  • 有效载荷系统创新中心:配备每秒120万亿次浮点运算的电磁仿真超算集群;
  • 在轨验证平台:通过“实践系列”科学试验卫星实现技术快速迭代,微波遥感载荷的在轨标定周期缩短至72小时。

五、培养成果与社会贡献

近十年培养的硕士研究生中,38%进入航天科技集团下属单位担任主任设计师,22%攻读博士学位。典型成果包括:

  • 北斗卫星原子钟:2018级硕士生团队参与研制的铷钟达到300万年误差1秒的国际领先水平;
  • 火星探测器相控阵天线:2020届毕业生主导设计的天线系统实现4亿公里距离下0.1bps通信速率;
  • 空间站机械臂视觉系统:2016级博士生研发的深度学习算法使目标识别精度提升至99.7%。

通过这种“理论-实践-创新”的全链条培养,西安分院研究生院已成为我国航天科技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其毕业生在航天系统内被称为“载荷领域的特种兵”。未来分院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为建设航天强国提供更坚实的人才支撑。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
上一篇: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研究生院(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下一篇:华南师范大学的会计学专业怎么样?

热门推荐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西安分院研究生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西安分院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西安分院(以下简称“西安分院”)是我国航天领域的重要科研与人才培养基地,其研究生教育依托于深厚的航天技术积累与国家级科研平台。作为我国空间飞行器有效载荷研制领域的核心单位,西安分院在通信卫星、导航系统、遥感技术等领域代表国内最高水平,先后承担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等300余项重大航天任务。研究生院以“航天精神”为根基,构建了涵盖导师队伍、科研实践、学科交叉的

2026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西安分院研究生考试难度大吗?(难度较高)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西安分院(简称“西安分院”)作为我国航天领域的重要科研单位,其研究生招生一直备受关注。该院聚焦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等核心学科,依托航天重大工程需求培养高层次人才。从近年招生政策、报考门槛、考试内容及竞争形势来看,其研究生入学考试呈现出专业性强、名额有限、竞争激烈的特点。 一、招生规模与竞争压力 西安分院每年计划招收18名硕士研究生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西安分院(考研)怎么样?2026年口碑综合实力档次评价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西安分院(原504所)作为我国航天领域的核心科研单位,其研究生招生以培养航天技术领域的高端人才为目标。从近年招生信息来看,该院每年计划招收18名硕士研究生,包含统考和推免生,竞争强度与专业要求直接相关。以下从多个维度分析其报考难度。 一、招生规模与竞争比例 招生计划 根据历年招生简章,该院每年硕士招生计划稳定在18人,其中推免生约占4-9人(如2022年推免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研究生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航空工业一飞院)作为我国大中型军民用飞机设计的核心单位,其研究生教育体系深度融合了航空工程实践与前沿科研创新。自获批成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及博士后工作站以来,该院依托国家级科研平台与重大型号研制任务,构建了产学研一体化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航空事业输送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 一、多维度培养体系 研究生培养以飞行器设计为核心方向,涵盖

电信科学技术第五研究所研究生院(电信科学技术第五研究所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电信科学技术第五研究所(以下简称“五所”)是我国有线传输通信技术领域的重要科研机构,其研究生教育始于1978年,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作为中国信科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五所依托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三个硕士点,聚焦光纤通信、时频技术、高可信网络等前沿方向,形成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培养模式。其研究生院以科研实践为导向,联合高校与企业资源,为国家信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