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传媒职业学院的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作为教育部职业教育重点支持的新兴专业,自2022年开设以来,以三年制专科的学制、5000元/年的学费标准,在医药卫生大类中形成了独特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聚焦0-3岁婴幼儿的生活照料、安全保障、健康看护及机构管理,通过"育护养管"融合模式,致力于培养兼具教育理论、照护技能和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依托校企合作与"1+X证书"考核机制,其课程设置紧密对接托育机构实际需求,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特色。
人才培养目标与核心能力
本专业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纲领,着重构建学生的四大核心能力:
- 婴幼儿回应性照料:掌握婴幼儿饮食、睡眠、盥洗等生活活动的科学照料方法,培养互动式照护技能
- 健康管理能力:涵盖婴幼儿常见病识别与预防、伤害应急处理及卫生保健知识,强化健康看护的专业素养
- 教育实施能力:通过婴幼儿游戏活动实施、行为观察记录等课程,培养早期教育支持能力
- 机构运营管理:学习托育机构组织管理、家园共育策略,提升运营策划与资源协调能力
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
专业构建了"三线并进、保教融合"的课程体系:
- 基础理论模块:包含婴幼儿生理基础、心理发展、营养喂养等学科,奠定科学照护的知识框架
- 技能实训模块:设置婴幼儿急救实训、虚拟仿真托育环境操作,通过蒙特梭利托育环境创设等特色课程强化实操能力
- 管理拓展模块:融入托育机构管理实务、智慧托育服务系统应用,培养数字化管理思维
教学模式创新体现为:
- "课岗证赛"四维融合:将职业资格证书(如幼儿照护、母婴护理师)考核内容嵌入课程,同步组织学生参与省级托育技能竞赛
- 校企双主体育人:与滁州市多家高级托育机构共建实训基地,开展岗位实习与课程研发,实现"入学即入职"的培养闭环
职业发展与社会需求
毕业生主要服务于幼儿园托班、早教中心、妇幼保健机构等六大就业方向:
- 婴幼儿教师与保育员(占比约35%)
- 托育机构运营管理人员(占比约22%)
- 儿童健康管理师(占比约18%)
- 家庭教育指导师(占比约15%)
- 社区托育服务专员(占比约8%)
- 婴幼儿产品研发顾问(占比约2%)
行业数据显示,随着"三孩政策"推进,全国托育专业人才缺口超过200万,该专业近三年平均就业率达96.7%,薪资水平在4000-6500元/月区间。职业晋升路径清晰,从基层保育员到托育园长的成长周期约为3-5年,部分毕业生通过专升本进入健康服务与管理本科专业深造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