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航空职业学院作为河北省首家航空特色高等职业院校,其化工智能制造技术专业依托区域产业升级需求,融合航空领域资源,形成了独特的培养模式。该专业以智能化生产和数字化管理为核心,面向化工行业转型升级,致力于培养既懂传统化工工艺又掌握现代智能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通过整合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学院构建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体系,并与多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平台。
专业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
该专业课程体系围绕智能化生产流程设计,分为三大模块:
- 基础模块:包括基础化学、化工制图与CAD、过程控制技术,夯实学生的化学原理与工程制图能力;
- 技术模块:涵盖Python编程语言、大数据平台运维、化工自动化技术,培养数字化工具应用能力;
- 应用模块:通过化工单元生产技术、化工智能化应用技术等课程,强化智能生产场景的实践操作。
培养目标聚焦于三层次能力:
- 基础能力:掌握化工生产原理与设备操作;
- 进阶能力:运用智能制造系统优化生产流程;
- 综合能力: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工艺改进与安全管理。这种阶梯式培养路径确保学生既能适应传统化工岗位,又能胜任智能工厂的系统运维。
实践资源与校企合作
学院配备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和五大校内实训基地,其中化工食药实训中心拥有DCS操作平台、智能化生产线模拟系统,可完成从原料投料到产品包装的全流程虚拟实操。校企合作方面,与建新化工、沧州中捷机场等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提供顶岗实习与项目化教学机会。例如,学生可参与鲨鱼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的航空材料表面处理项目,将化工技术与航空制造需求结合。
就业方向与行业前景
毕业生主要面向三大岗位群:
- 生产控制岗:从事化工智能生产调度与设备运维;
- 技术管理岗:负责工艺优化与安全环保管理;
- 数据分析岗:运用工业互联网平台进行生产数据挖掘与决策支持。根据行业趋势,石油化工和高分子材料领域对具备HAZOP分析、智能系统集成能力的人才需求旺盛,而学院2025年春季双选会已吸引30余家化工企业参与,提供岗位覆盖工艺工程师、大数据运维专员等新兴职位。
教学特色与师资力量
专业采用"双导师制",由校内教师与行业专家共同指导。师资团队包含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成员,其中40%教师拥有CCAR-66R3航空维修执照或化工安全工程师资质。教学过程中引入真实生产案例,如通过波音737实体教学机的航空燃油添加剂研发项目,让学生体验从实验室小试到工业化放大的全链条技术攻关。
招生与深造路径
2025年该专业计划招生120人,实行"学历+证书"培养模式,学生可考取化工精馏安全控制、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学院与中国民航大学等高校建立专升本通道,优秀毕业生可攻读智能制造工程、材料化学等本科专业。此外,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允许学生用技能证书抵扣部分学分,加速职业成长。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