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扬子职业技术学院的城市轨道车辆应用技术专业立足长三角轨道交通产业需求,以“车辆驾驶方向”与“车辆检修方向”双轨并进为特色,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体系。该专业依托机械工程学院,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与合肥轨道交通集团、滁宁城际铁路等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形成“工学交替、岗位递进”的人才培养路径,致力于培养掌握现代城轨车辆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
在培养目标上,专业聚焦城市轨道车辆驾驶与检修两大核心领域。学生需掌握城轨车辆机械装置维护、电气系统检修、制动系统诊断等关键技术,同时具备多工况行车操作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课程设置上,机械基础、电工电子技术、PLC应用等理论课程为专业基础,而城轨车辆模拟驾驶、故障处理实训等实践环节则占教学总课时的50%以上。这种“理论+技能”双螺旋结构,使学生既能理解车辆构造原理,又能熟练操作智能化检修设备。
专业课程体系包含三个层级:基础课程强化数理与工程素养,核心课程覆盖车辆机械、电气、制动系统维护,拓展课程融入全自动驾驶技术与智能运维等前沿领域。例如,城轨车辆电气控制课程结合真实车辆电路板拆装实训,轨道交通人因事故案例分析课程通过虚拟仿真还原应急场景。实践教学中,学生需在列车模拟驾驶舱完成500小时以上的操作训练,并通过高压电工证、车辆检修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考核,确保职业资质与岗位需求无缝对接。
职业发展路径呈现多元化特征。毕业生可进入合肥轨道交通集团等运营企业担任电客车司机,或在南京中车海泰等制造企业从事车辆装配调试。职业晋升通道分为技术与管理双线:技术线从车辆检修工进阶至工程师,管理线从电客车副队长发展为司机主任。数据显示,该专业与合肥地铁合作开设的订单班就业率达95%,部分学生通过“专升本”进入车辆工程、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等本科专业深造。
专业特色体现在产教深度融合与教学资源优化两方面。学院与14家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将企业真实项目转化为教学案例。例如,众梦科技3D打印产业园提供车辆零部件快速成型实训,瑞鹄装备智能化中心模拟车辆总装生产线。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占比86%,企业导师参与故障诊断、智能调度等课程开发,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技术迭代同步。这种“校内实训生产化、校外基地教学化”的模式,使学生在毕业前即具备1-2年岗位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