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广播电视学专业作为江西省品牌专业和省级排名第一的学科,2025年入选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A类序列。该专业依托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平台,构建了涵盖新闻传播理论、视听内容生产、媒介经营管理等领域的培养体系。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为中央及地方媒体、互联网企业、政府部门输送了大量复合型传播人才,2023年学生作品《律动宜春》入选国家级影视作品展播,展现专业实践教学成果。
一、学科定位与专业优势
专业实施“三维融合”培养架构:
- 学科交叉:整合新闻学、传播学、影视艺术三大知识体系,设置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32学时)等16门核心课程;
- 实践导向:开设电视摄像(48学时)、广播节目制作(32学时)等7门实验课程,配备全媒体演播中心等数字化实训平台;
- 政策衔接:通过部校共建课程《当代中国新闻理论与实践》,培养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深刻理解。
专业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位列全国前30%,拥有江西省唯一的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形成“理论+技能+价值观”三位一体培养特色。
二、课程体系与教学创新
采用“四层递进”课程结构:
- 基础理论层:必修新闻学概论(48学时)、传播学概论(32学时),采用国家级精品课程《广播电视史》教学资源;
- 专业技能层:开展数据新闻(32学时)、融合新闻(48学时)等新型课程,配套完成虚拟演播室节目制作实训;
- 行业前沿层:引入新媒体运营(32学时)、短视频创意策划(32学时)等校企合作课程,使用阿里云天池真实数据集;
- 国际视野层:开设英语新闻采编(32学时)双语课程,国际传播案例库覆盖BBC、CNN等全球头部媒体。
教学创新体现在“1+1+N”导师制,即1名校内导师+1名媒体从业导师+N个实践项目指导,近三年孵化校园短视频工作室等创新团队12个。
三、实践平台与就业前景
构建“双循环”实践生态:
- 校内孵化:运营全媒体新闻中心,年均产出深度报道作品200余篇、视听节目50部;
- 行业对接:与江西电视台共建融媒体实践基地,学生参与《金牌调解》等品牌栏目制作;
- 数字转型:开发元宇宙新闻直播间实训项目,掌握虚拟现实报道技术;
- 创新创业:毕业生创立“赣江故事”文化传媒公司,获省级大学生创业基金扶持。
就业数据显示:35%进入省级以上媒体机构,28%任职腾讯、字节跳动等互联网企业内容运营岗,20%考取党政机关宣传部门公务员,起薪范围6000-12000元/月。
四、发展建议与能力塑造
建议学生构建“四力模型”:
- 专业硬实力:精通Premiere视频剪辑、Audition音频处理等工具,考取全媒体运营师职业资格;
- 跨界软实力:选修市场营销(32学时)、活动策划(32学时)等拓展课程;
- 国际胜任力:参与全球青年传播学者论坛,关注国际传播中的文化折扣现象;
- 创新驱动力:探索AIGC在新闻生产中的应用,参与全国大学生新媒体作品大赛等赛事。
重点关注智能媒体、县级融媒体建设等国家战略方向,通过“卓越新闻传播人才计划”获得头部媒体实习机会。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