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立足服务甘肃、面向全国的教育理念,紧密对接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培养具备人文素养、职业道德与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该专业通过产教融合模式,构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体系,覆盖导游服务、旅游策划、数字化营销等核心能力培养,并与多家行业龙头企业建立深度合作,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职业发展路径。近年来,毕业生在旅游景区、旅行社、线上旅游平台等领域表现突出,部分优秀校友已成为行业领军人物。
一、培养目标:聚焦行业需求与数字化能力
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致力于培养德技并修的技术技能人才,强调解决复杂旅游发展问题的能力。学生需掌握现代旅游业基础理论与数字化运营技能,适应研学旅行、定制旅游等新兴业态需求。培养方向不仅涵盖传统岗位如导游、景区管理,还融入旅游电子商务、目的地运营管理等现代职业能力,契合文旅产业转型升级趋势。
二、课程体系: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
课程设置分为理论课程与综合实践两大模块,核心课程包括:
- 导游业务与旅游法规:强化行业规范意识与服务标准
- 旅游电子商务与数字营销:培养互联网时代运营能力
- 研学旅行实务与线路设计:提升产品策划创新能力实践环节通过模拟导游实训室、3D景区模拟系统等设施开展,并安排专业认知实习、导游带团实战等岗位实训,确保学生掌握全流程服务技能。
三、职业能力:多元化技能与持续发展潜力
学生需具备以下核心能力:
- 旅游产品策划与销售:包括线路设计、定制服务、OTA平台运营
- 企业运营管理:涵盖景区、旅行社、酒店的数字化管理工具应用
- 跨领域协同能力:如旅游+文化融合讲解、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同时,通过“岗课赛证”一体化培养模式,学生可考取导游资格证、研学旅行指导师等职业证书,增强就业竞争力。
四、校企合作与就业:精准对接产业资源
学院与敦煌文旅集团、甘肃兰神国际旅行社等企业共建实训基地,推行“2+1”校企合作(2年校内学习+1年企业实践),实现“人才共育”目标。就业方向覆盖三大领域:
- 传统旅游企业:景区讲解、旅行社计调、酒店前台管理
- 新兴业态:在线旅游平台运营、定制旅行管家、研学机构策划
- 公共服务: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文化场馆解说岗位近三年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部分毕业生进入首旅如家、携程等头部企业,职业晋升路径清晰。
五、校友发展与行业影响力
专业培养的典型代表包括:
- 宋庆妮(2019届):创立甘肃鲸游国际旅行社,推行“6个0”服务标准(零购物、零强销),重塑行业服务范式
- 格桑央金(2020届):获全国导游大赛银奖,成为西藏文旅形象代言人
- 张超(2016届):跨界担任博物馆讲解员与思政课教师,推动文旅与教育融合这些案例印证了专业在创新创业与复合型能力培养方面的成效,为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注入持续活力。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