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作为宁夏唯一的师范类本科院校研究生培养机构,自2012年获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资格以来,始终立足区域基础教育需求,形成了覆盖教育学、理学、工学等多学科的研究生培养体系。依托自治区"西部一流"学科建设单位和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的发展定位,该校研究生教育在学科布局、师资力量、实践平台等方面展现出鲜明特色,为宁夏及周边地区输送了大量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一、历史沿革与发展定位
研究生院前身可追溯至2013年首批教育硕士招生,经过10余年发展,已成为拥有1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的综合性培养机构。学校于2024年5月完成更名升级,标志着办学层次的历史性跨越。其发展始终紧扣"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的办学使命,在2023年被列入自治区2024-2026年新增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构建起涵盖全日制教育硕士、职业本科教育、成人继续教育的多层次培养体系。
二、学科建设与学位点布局
学科门类覆盖广泛:研究生教育涉及教育学、法学、文学等8个学科门类,形成以基础教育为核心的多维发展格局。重点建设领域包括:
- 自治区一流学科: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学
- 优势特色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数学
- 重点实验室:宁夏现代教育技术重点实验室、智慧农业物联大数据技术产学研基地
专业学位培养特色:教育硕士开设学科教学(语文/数学/英语)方向,采用"理论+实践"双轮驱动模式。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作为典型代表,建有数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电子信息专业硕士点,配备价值4000余万元的实验设备,形成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完整培养链。
三、师资力量与科研平台
- 高层次人才队伍:专任教师中67.38%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博士占比22.6%。拥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省部级专家28人,形成以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为引领的教学科研团队。
- 科研创新体系:建有1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包括2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和人工智能助推教师教育发展实验室。近五年承担国家级项目23项,在《宁夏师范学院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年均超200篇。
四、培养模式与资源支撑
实践导向的培养机制:
- 推行"双导师制",聘请基础教育一线名师参与指导
- 建立9个产学研合作育人基地,如宁南山区产学研联合培养示范基地
- 实施"卓越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开设6个特色实验班
硬件设施建设:
- 数学与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拥有35个专业实验室,涵盖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前沿领域
- 图书馆藏书114.49万册,数字资源109万种,建成西部领先的教师教育文献中心
通过深度融入"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宁夏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正加速推进师资培养模式改革。其"扎根六盘、服务基层"的办学传统,与自治区公费师范生培养、人工智能+教育试点等创新举措相结合,为西北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未来随着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的推进,该校在区域教育生态中的引领作用将更加凸显。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