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该校重点建设的特色专业,入选湖北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和智能制造高水平专业群骨干专业,其培养方向紧密对接机械、电子、智能制造等产业需求。该专业以工学交替和校企共育为特色,通过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致力于培养具备机电设备运维、自动化控制及工业机器人应用等核心技能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一、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该专业属于装备制造大类下的自动化类,学制三年,是校级重点专业和楚天技能名师设岗专业。培养目标聚焦于四大核心能力:
- 设备操作与维护:掌握数控机床、自动化生产线等设备的操作与故障诊断;
- 智能化技术应用:学习工业机器人编程、PLC控制系统设计与调试;
- 工艺设计与创新:具备机械加工工艺编制与机电产品设计能力;
- 复合型职业素养:通过校企订单班培养生产管理、技术服务等综合能力。
毕业生可从事机电设备装调、工业机器人应用、自动化产线运维等岗位,合作企业包括中国中车、上汽通用汽车等知名企业,就业率连续三年超95.8%。
二、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
课程设置突出产教融合特点,主修课程涵盖:
- 数控机床编程及操作(省级在线开放课程)
- PLC应用与设计
- 工业机器人编程与调试
-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
- 自动化生产线装调
实践教学依托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基地双平台,构建“三阶段”培养流程:
- 认识实习:在企业现场认知设备与工艺流程;
- 跟岗实习:参与设备安装调试等实际项目;
- 校企共育:通过现代学徒制进入合作企业顶岗实训。
三、师资力量与科研成果
专业团队由双师型教师和行业专家组成,核心教师包括:
- 白琼(研究室主任):主持省级课题,获8项实用新型专利,指导学生获省级竞赛奖项;
- 王丹萍(副教授):开发《机械设计基础》等核心课程,获3项专利;
- 邓敏:省级在线课程负责人,参与多项智能制造领域课题研究。
团队近三年完成4部教材编写、10余篇核心论文,并承接企业横向课题,将工业机器人应用等前沿技术融入教学。
四、升学与职业发展路径
专业构建了“就业+升学”双通道:
- 就业方向:毕业生平均月薪达4500-7000元,优秀案例如校友琚云东(大族激光机械工程师,月薪1.2万元);
- 专升本:可通过考试进入武汉纺织大学、江汉大学等公办本科院校,近三年录取率82%;
- 技能认证:配套数控机床操作、工业机器人应用等职业资格证书培训。
该专业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模块化课程设计和竞赛驱动创新,形成了“技术扎实、就业多元、发展可持续”的人才培养生态,是湖北省装备制造领域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摇篮。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