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民族大学的旅游管理专业怎么样?

青海民族大学的旅游管理专业作为青海省最早设立的国家级特色专业,历经20余年发展,已成为青藏高原地区文旅人才培养的核心基地。该专业依托旅游学院的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体系,结合区域民族文化特色与生态资源优势,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特色,为青海省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

青海民族大学的旅游管理专业怎么样?

专业建设与学科优势

旅游管理专业始于1999年中文系下设的教研室,2000年获批本科招生资格,2008年获评国家级特色专业,2020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学科体系覆盖专升本、本科、学术硕士、专业硕士(MTA)及民族旅游经济博士点,构建了完整的人才培养链条。其核心优势体现在三个方面:

  1. 学科交叉特色:融合工商管理经济学主干学科,开设青藏高原宗教文化学、生态旅游学等特色课程,强化学生对区域文化的理解;
  2. 科研平台支撑:拥有青海省旅游文化研究所青藏旅游发展研究中心等省级平台,并与地质勘查机构共建地学旅游资源研究中心,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3. 国家级教学资源旅游管理专业虚拟教研室入选教育部建设试点,联合厦门大学、东华理工大学等高校实施“121”“111”联合培养计划,提升教学质量。

课程体系与实践能力培养

课程设置突出应用型导向,以旅游学概论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市场营销为核心理论课程,辅以导游英语口语旅游大数据分析等技能训练模块。实践环节占比达30%,包括:

  • 景区调查与企事业单位实习:在茶卡盐湖、青海湖旅游集团等30余家基地开展实地调研;
  • 虚拟仿真教学:通过生态旅游实验中心模拟旅游规划、酒店管理等场景;
  • 学科竞赛:连续举办四届青海省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强化创新思维与策划能力。此外,学生需完成旅游管理信息化软件实验,掌握数字化管理工具。

师资力量与就业方向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22人,其中博士占比68%(15人),硕士32%(7人),并聘请3名客座教授及15名企业导师。教师团队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课题4项,出版专著10余部,为教学提供前沿理论支持。毕业生就业呈现多元化:

  • 政府与行业协会:30%进入文旅局、生态保护机构从事政策研究与规划;
  • 企业核心岗位:45%任职于景区运营、旅行社管理、酒店品牌策划等领域;
  • 学术深造:25%攻读旅游管理硕士民族旅游经济博士,聚焦青藏高原旅游经济研究。

通过“校政企合作、产教研融合”模式,该专业近五年就业率稳定在92%以上,成为青藏地区文旅产业升级的重要人才引擎。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
上一篇:闲置资产的折旧费用为何必须计入管理费用?
下一篇:青海民族大学的物理学专业怎么样?

热门推荐

青海民族大学的旅游管理专业怎么样?

青海民族大学的旅游管理专业作为青海省最早设立的国家级特色专业,历经20余年发展,已成为青藏高原地区文旅人才培养的核心基地。该专业依托旅游学院的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体系,结合区域民族文化特色与生态资源优势,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特色,为青海省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 专业建设与学科优势 旅游管理专业始于1999年中文系下设的教研室,2000年获批本科招生资格,2008年获评国家级特
 青海民族大学 评论  3周前

青海民族大学的旅游管理(藏汉双语)专业怎么样?

青海民族大学的旅游管理(藏汉双语)专业作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立足青藏高原文化资源与民族地区发展需求,构建了独特的双语培养体系。该专业依托学校在民族学、语言学等领域的学科优势,通过管理学、经济学、民族文化等多学科交叉融合,致力于培养既掌握现代旅游管理理论,又具备藏汉双语能力与地域文化认知的应用型人才。其课程设置与实践体系紧密结合青海文旅产业特色,形成"理论+语言+实践"的三维培养模式。 在培养目
 青海民族大学 评论  3周前

青海民族大学的旅游地学与规划工程专业怎么样?

青海民族大学旅游地学与规划工程专业自2022年首次招生以来,已成为青藏高原地区培养地学旅游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平台。该专业依托青海独特的地质资源与生态优势,通过地质学、地理学、旅游管理、规划设计等多学科交叉融合,构建了服务地方经济与生态保护的创新教育体系。其核心目标是培养具备地学旅游资源调查、规划开发、生态保护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为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和国家公园示范省提供智力支持。 跨学科
 青海民族大学 评论  3周前

青海民族大学的财务管理专业怎么样?

青海民族大学财务管理专业立足青藏高原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以培养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核心目标。作为青海省两所开设该专业的高校之一,该专业依托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学科优势,通过课程改革、校企合作、数字化教育等举措,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教育与产业深度对接的育人体系。其专业建设紧密围绕会计教育数字化转型和产学研协同发展展开,展现了鲜明的区域特色与时代创新性。 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 财务管理专业旨
 青海民族大学 评论  3周前

青海民族大学的行政管理(藏语,师范类)专业怎么样?

青海民族大学行政管理(藏语,师范类)专业立足青藏高原民族地区发展需求,将行政管理学科与藏语教学、师范教育深度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该专业自1993年设立以来,已构建起本科-硕士-博士完整培养体系,是青藏高原最早开设的管理学本科专业。其培养目标不仅注重现代公共管理理论的传授,更强调藏语言文化传承与基层教育服务能力的双重塑造,为西藏、青海等地的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输送了大量"靠得住、用
 青海民族大学 评论  3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