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建筑类高等院校,其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紧密对接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形成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依托学校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平台优势,结合现代测绘技术发展趋势,构建了以数字测图、GNSS定位测量、工程变形监测为核心的技术框架,培养具备扎实测绘技能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以下将从专业定位、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就业方向及院校资源等方面展开分析。
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该专业以“2+1”培养模式为核心,即前两年在校学习理论课程与基础实训,第三年进入企业进行岗位实习。培养目标聚焦于掌握控制测量、工程施工测量、地籍测绘等核心技能,强调工匠精神与信息素养的双重塑造。学生需具备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地形图测绘、施工放样、变形监测等工程全流程任务,适应建筑、交通、水利等行业的技术需求。
课程体系与核心技术
专业课程分为基础课程、核心课程与拓展课程三个层次:
- 基础课程:包括工程制图识图、测绘CAD、测绘程序设计,注重数理基础与绘图能力培养;
- 核心课程:涵盖数字测图、工程测量、GNSS定位测量、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等,强化现代测绘技术的综合应用;
- 拓展课程:如无人机摄影测量、地理信息系统(GIS)、测绘法规,拓展行业前沿技术与管理知识。
课程设置突出“理实一体化”,例如工程测量课程中,学生需通过54学时的学习(含36理论+18实践),掌握水准仪、全站仪等仪器的操作,完成从数据采集到成图的全流程训练。
实践教学与校企合作
学院投入超100万元购置先进设备,建成数字测图室与工程测量实训室,配备GNSS RTK卫星定位接收机、智能全站仪、无人机航测系统等硬件资源。实践环节包括:
- 基础实训:如水准仪、经纬仪操作,误差控制实验;
- 综合实习:参与真实工程项目的地形测量、施工放样及变形监测;
- 毕业设计:围绕实际工程问题设计测量方案,强化创新能力。
校企合作方面,学院与兴泰建设集团等企业共建11个产教融合基地,学生可直接参与道路桥梁、装配式建筑等项目的测绘工作。
就业方向与行业前景
毕业生主要服务于建筑施工企业、测绘地理信息单位及国土资源部门,岗位涵盖测量员、测绘工程师、施工测量技术主管等。薪资水平约8000元/月,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98%以上。职业发展路径清晰,3-5年后可晋升为项目经理或技术负责人,部分学生通过专升本进入内蒙古工业大学等本科院校深造。行业需求旺盛,尤其在高铁建设、智慧城市、生态监测等领域,对高精度测绘技术的依赖持续增强。
院校资源与竞争优势
作为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学院拥有国家级智能建造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和161个校内实训室,教学资源居区域领先地位。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占比高,且与腾讯等科技企业联合开发课程,融入BIM技术、遥感图像处理等前沿内容。此外,学校在职业本科教育领域的探索(如与内蒙古科技大学合作开设土木工程本科专业),为学生学历提升提供了多元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