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旅游学院作为广西唯一开设体育旅游本科专业的高校,近年来通过学科建设、学术交流与实践探索,逐渐成为国内该领域的先行者。自2019年教育部批准新增体育旅游专业以来,该校已形成包含户外运动学院、体育旅游管理等方向的多层次培养体系,并在2024年承办了第二届全国体育旅游管理学科建设研讨会,凝聚全国40余所高校的专家共商发展大计。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推动了学科交叉融合,更凸显了该校在科技赋能体育旅游与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创新布局。
在学科建设层面,桂林旅游学院构建了以旅游学概论、体育活动策划与组织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并依托中国—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和户外运动学院强化实践教学。2023年8月,该校成立国内首个户外运动学院,整合体育旅游、休闲体育等专业资源,开设高尔夫、攀岩、皮划艇等特色方向,2023年计划招生超600人,形成“理论+技能+产业”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一布局既响应了国家教育强国战略,也契合了旅游业与体育产业深度融合的趋势。
学术研究与行业协同是该校的另一亮点。2024年9月举办的第二届体育旅游高层次论坛以科技赋能体育旅游的创新发展为主题,汇聚近百名专家学者探讨数字化时代的产业转型路径。该校教师李永强教授在论坛中提出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体育旅游的机遇与挑战,引发学界对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应用的深度思考。此外,学院与上海体育大学、云南财经大学等高校成立体育旅游协同联盟,通过定期举办学科建设会议和全国大学生体育旅游线路设计大赛,促进跨校资源共享与创新实践。例如,在首届线路设计大赛中,该校学生团队开发的“山水茶红”体育旅游项目斩获二等奖,展现了课程思政与产教融合的成果。
校企合作与国际化办学进一步拓宽了专业发展空间。该校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建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探索智慧旅游场景下的体育产品开发;与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文莱拉克萨马拉商学院合作成立中国—文莱烹饪现代工匠学院,推动体育旅游与跨境文化体验的结合。实训基地建设方面,桂海晴岚水上运动及露营基地成为学生实习与赛事承办的重要平台,2024年全国学青会棒球、垒球赛事便依托该校资源落地,为专业人才提供了真实的行业练兵场。
面向未来,桂林旅游学院正以教育强国、体育强国、旅游强国为目标,持续深化学科交叉与产教融合。通过整合科技赋能的创新理念与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该校不仅为体育旅游行业输送具备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更在理论构建、标准制定等领域发挥着引领作用,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