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分录取决于经济业务的实质与会计要素的变动规律。在寒假作业中,原材料发出核算、固定资产折旧处理和计划成本差异分配是高频考点。例如原材料领用需区分生产用途,通过"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归集;固定资产购置需关注可资本化的安装费用。理解这些业务背后的借贷平衡逻辑和账户对应关系是解题关键。
原材料处理的四大方法
根据发出计价方式不同,会计处理存在显著差异:
- 个别计价法直接按实际成本结转,适用于价值高且可辨认的存货,分录为: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贷:原材料 - 计划成本法需通过材料成本差异调整实际与计划成本差异。例如采购价20000元、计划价22000元时:
借:材料采购 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00
贷:银行存款 23400
入库时需结转差异:
借:原材料 22000
贷:材料采购 22000
借:材料采购 2000
贷:材料成本差异 2000
库存商品与销售成本结转
生产完工产品通过库存商品科目核算实际成本,销售时需同步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若发生退货,需红冲原分录。例如退回2000千克原材料:
借:生产成本(红字)
贷:原材料(红字)
特别注意:若生产成本已结转至产品,应调整库存商品而非直接冲减生产成本。
固定资产全周期处理
购置固定资产需区分是否需安装:
- 直接使用设备:
借:固定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 需安装设备先通过在建工程归集成本,包括买价、运输费、安装费: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
安装完毕转入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折旧计提时需注意:
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
贷:累计折旧
常见业务的分录逻辑
- 费用支付类:
水电费按受益部门分配:
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 职工薪酬处理:
计提工资时区分生产人员与管理人员:
借:生产成本(60%)
制造费用(10%)
管理费用(20%)
贷:应付职工薪酬 - 税费核算:
月末结转未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易错点与突破技巧
- 借贷方向混淆:牢记资产类账户借方记增加,负债/权益类账户贷方记增加。例如债务重组时:
借:银行存款 150000
信用减值损失 50000
贷:应收账款 200000 - 计划成本差异分配:
差异率=(期初差异+本期差异)/(期初计划成本+本期入库计划成本)
发出材料负担差异=发出计划成本×差异率 - 科目错用:
车间维修费计入管理费用而非制造费用,因新准则要求统一列支。材料入库前运费计入采购成本,入库后搬运费则计入管理费用。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