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缴纳五险一金(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会计处理涉及费用计提与实际支付两个关键环节。根据会计准则,该业务需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既要体现企业承担部分,也要处理员工个人代扣代缴部分。以下将结合权责发生制原则,详细解析不同场景下的分录逻辑与科目选择。
一、计提企业承担的五险一金部分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企业需按月计提为员工缴纳的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假设某企业当月应承担养老保险费用5000元、医疗保险2000元、失业保险500元、工伤保险300元、生育保险200元、住房公积金2500元,应按员工所属部门计入相应费用科目:
借:管理费用——社会保险费 8200(5000+2000+500+300+200)
借:管理费用——住房公积金 2500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单位部分) 8200
贷: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单位部分) 2500
若涉及生产部门或销售部门,则需将费用对应计入制造费用或销售费用科目。
二、代扣员工个人缴纳部分的处理
企业需从员工工资中代扣个人应承担的社保和公积金。假设当月代扣个人养老保险4000元、医疗保险1000元、失业保险200元、住房公积金2500元,会计分录为: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7700
贷: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险费(个人部分) 5200(4000+1000+200)
贷: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个人部分) 2500
此环节需注意代扣款项不得计入企业成本,仅作为过渡性负债处理。
三、实际缴纳五险一金的完整流程
- 支付企业承担部分:通过银行转账缴纳企业应承担的社保和公积金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单位部分) 8200
借: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单位部分) 2500
贷:银行存款 10700 - 代缴个人承担部分:将代扣款项转至社保和公积金账户
借: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险费(个人部分) 5200
借: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个人部分) 2500
贷:银行存款 7700
该流程需确保企业部分与个人部分分项核算,避免科目混淆。
四、特殊情形处理
对于补缴或跨期调整的情形,需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处理。例如补缴上年度少缴的社保2000元: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000
贷:银行存款 2000
同时调整未分配利润和盈余公积,确保不影响当期损益。
通过上述分步解析可见,正确处理五险一金分录需要严格区分费用归属期间、责任主体以及支付环节。实务操作中,建议借助专业财务软件实现自动化计提与数据校验,确保借贷平衡和核算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