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师范学院测绘工程专业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依托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体系,构建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模式。该专业强调大地测量、工程测量、遥感技术等核心技术的融合,课程设置覆盖数字测图、地理信息系统(GIS)、GPS定位等前沿领域,同时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毕业生可在国土资源、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就业前景广阔。以下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能力、就业方向等维度展开分析。
培养目标:立足行业需求,强化综合素养
该专业以复合型测绘工程技术人才为培养方向,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跨领域应用能力。培养方案明确要求学生掌握控制测量、摄影测量、地籍测量等技能,并能在国家基础测绘建设、矿产资源开发、灾害预防等场景中应用。此外,培养规格中特别强调外语能力、计算机水平及管理沟通能力,要求学生通过大学英语四级及计算机二级考试,以适应国际化技术交流需求。
课程体系:学科交叉融合,突出前沿技术
专业课程分为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选修课三大模块:
- 主干课程包括测量学、工程测量学、遥感原理与应用等,重点强化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能力;
- 技术拓展类课程如GIS原理、无人机测绘、变形监测等,融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趋势;
- 跨学科课程如工程力学、数据库技术,提升学生在智慧城市、数字孪生等新兴领域的适应力。课程设计注重理论讲授(392学时)与实践操作(104学时)的平衡,例如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课程包含10学时的实地测绘训练。
实践能力:校企协同育人,强化技术转化
学院通过“陕西省地理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提供高端设备支持,包括固定翼无人机、天象厅等,设备总价值达1200万元。实践教学采用“三阶段”培养模式:
- 基础技能训练:依托校内实验室完成测绘仪器操作、数据建模等基础项目;
- 综合项目实践:与西安航天宏图、宁夏地质博物馆等50余家单位合作,开展国土调查、三维建模等真实场景实训;
- 创新竞赛:鼓励学生参与“星湖杯”制图比赛等赛事,近五年毕业生在国家级制图竞赛中多次获奖。
就业前景:行业覆盖广泛,升学优势显著
毕业生主要服务于交通、水利、环保、城市规划等领域,职业方向包括工程测量师、GIS开发工程师、遥感分析师等。据统计,该专业近五年平均就业率超85%,考研率约20%,部分学生进入西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双一流”高校深造。职业发展路径清晰,初级岗位年薪普遍在8万—12万元,具备注册测绘师资格后薪酬可提升30%—50%。
总结:专业优势与特色
咸阳师范学院测绘工程专业通过工学学士学位授予资格、“双师型”师资队伍(博士占比76%)以及省级实验教学平台,形成了“技术+管理”的双核培养特色。其课程体系与国家“新工科”战略高度契合,尤其在智慧测绘、实景三维等领域具有前瞻性布局。对于有志于投身国土空间治理、数字经济建设的学生而言,该专业是兼具技术深度和行业广度的优质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