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经济学院的广播电视编导(影视制作)专业立足影视产业链需求,通过本科与专科双轨培养体系,构建了覆盖策划、拍摄、后期制作的全流程教学框架。该专业依托校企合作优势,整合南海电影学院、中广天择传媒学院等资源,形成以实践导向、项目驱动为核心的培养模式,旨在培养适应数字媒体时代的高端应用型影视人才。
一、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该专业以戏剧与影视学类为学科基础,本科层次(代码130305)侧重培养掌握影视节目策划、创作、制作全流程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专科层次(如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代码560202)则聚焦短视频创意、影视特效合成等实操技能。核心培养目标包括:
- 政治水平与艺术鉴赏能力:通过影视美学概论、电影大师作品分析等课程提升理论修养;
- 数字技术应用能力:依托DOLBY 7.1声道混录棚、行业级摄影设备等硬件,强化影视剪辑技术、AI智能动画设计等前沿技术训练;
- 跨领域协作能力:通过跨专业联合创作、剧组实践等模式,模拟真实影视工业环境。
二、课程体系与技术赋能
课程设计兼顾经典理论与数字创新,本科阶段核心课程包括:
- 影视艺术概论、视听语言:构建影视创作底层逻辑;
- 导演理论与实践、影视剪辑:强化导演思维与非线性编辑能力;
- AIGC影视制作、虚幻引擎设计:融入人工智能与虚拟制片技术。
专科层次则突出模块化技能训练,例如: - 短视频创意与制作:涵盖选题策划、分镜头脚本设计;
- 影视特效合成:运用After Effects、Blender完成动态影像合成。
三、实践平台与行业联动
专业依托“海南视听艺术创研中心”等省级平台,构建多层次实践生态:
- 校内工作室制:设立影视后期合成工作室、动画制作实验室,承接商业项目;
- 行业导师驻校:邀请张国立、贾樟柯等业界导师开设南影大师课,解析真实案例;
- 国际赛事参与:学生作品入围澳门国际电影节、获平遥创投奖,提升行业曝光度。
此外,海南自贸港卓越计划、融媒体优才计划等项目,为学生提供博鳌亚洲论坛、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高端实践场景。
四、就业方向与职业发展
毕业生可胜任影视制作公司、MCN机构、广播电视台等机构的以下岗位:
- 内容生产端:影视编导、短视频策划、纪录片导演;
- 技术支撑端:影视特效师、调色师、DIT(数字影像工程师);
- 管理运营端:制片管理、影视项目创投。
数据显示,专科生起薪约5000-8000元/月,本科生可达8000-12000元/月,部分毕业生进入央视、联合国新闻部等顶尖平台。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