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筑大学的机器人工程专业是教育部2018年首批建设的新工科专业,以信息物理系统和工业智能为核心,融合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形成了鲜明的建筑机器人特色。该专业依托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构建了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全链条培养体系,与小米集团、京东智能物流等头部企业深度合作,通过场景式实践教学和产学研结合模式,培养具备机器人系统设计、智能控制与人工智能融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方向聚焦行业需求
专业培养目标紧密围绕国家战略与产业升级需求,以工业机器人为基础,重点深耕建筑机器人领域,拓展医疗康复、特种救灾、教育服务等应用场景。课程体系涵盖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计算机科学三大领域,设置《机器人操作系统》《建筑机器人技术与应用》等特色课程,强化多学科交叉能力。通过导师制与创新实践基地,学生可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如住宅工程实测实量机器人研发,形成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结合。
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创新
专业课程采用“理论+实践”双轨并行模式:
- 核心理论模块:包含《人工智能》《数字图像技术与机器人视觉》《机电传动与控制》等基础课程,夯实机械设计、智能感知与控制技术基础。
- 特色应用模块:开设《机器人物联网》《服务机器人技术》等前沿课程,结合建筑工业化需求开发瓷砖铺贴机器人、智能建造装备等教学案例。
- 实践创新环节:与小米集团共建产教融合基地,开展工业机器人编程、系统集成等综合实训,学生可参与企业真实项目开发,获得机器人专家一对一指导。
科研实力与产业转化
专业团队在建筑机器人领域成果显著,近五年承担国家级课题10余项,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等荣誉。代表性成果包括:
- 住宅工程室内实测实量机器人:经北京市住建委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获北京发明创新大赛银奖。
- 多动态单元结构瓷砖铺贴机器人:解决建筑工业化场景下的高精度施工难题,相关技术已应用于实际工程。科研方向覆盖仿生机器人设计、特种服务机器人开发,与中船重工、京东方等企业形成技术转化闭环。
就业前景与升学路径
毕业生在智能制造、智能服务领域竞争优势突出:
- 就业方向:航天集团、北京奔驰等企业从事机器人核心部件研发;地平线机器人、京东智能物流等科技公司负责系统集成;建筑工程智能设备公司参与智慧工地建设。
- 薪资水平:本科毕业3年后平均年薪达20-80万元,部分优秀人才进入QS全球前50高校深造,如亚琛工业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等。专业通过免试推研机制与国内外高校建立联合培养通道,学生可选择机械工程、人工智能等方向继续攻读硕博学位。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