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东软学院的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立足国家“健康中国”战略,依托东软集团在医疗与信息技术领域的产业优势,构建了跨学科融合的“医工结合、医管结合”培养体系。该专业聚焦健康产业供给侧改革,致力于培养具备现代健康管理理念、掌握医学基础与信息技术的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覆盖医学、管理学、信息学三大领域,并通过校企合作强化实践能力。其教学资源整合了东软医疗、熙康等企业的产业资源,形成“理论+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学科定位与课程体系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以“医学+管理+信息”交叉融合为核心,课程设置围绕健康管理学、医学统计学、预防医学等基础理论展开,同时融入健康数据SPSS分析、疾病干预技术等实践技能模块。专业核心课程包括临床医学概论、健康风险评估、健康服务营销,培养学生对健康产业的系统性认知。此外,信息化技术贯穿课程始终,例如通过健康大数据分析课程训练学生运用人工智能处理医疗数据的能力,契合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
实践教学与校企联动
该专业构建了多层次的实践平台:
- 校内实验室群:覆盖基础医学、健康管理、智能医学等领域,配备健康体适能评估、慢性病管理等实验设施;
- 产业实训基地:依托东软医疗产业园和青城山康道院,提供真实场景下的健康服务项目实训;
- 校外实习网络:与医院、健康管理公司合作,学生可参与健康咨询、健康数据库维护等岗位实习。例如,学生曾参与成都“双遗”马拉松的医疗保障志愿服务,将课堂知识转化为现场应急处理能力。
就业方向与行业适配
毕业生主要服务于医疗卫生机构、健康科技企业、保险机构三大领域,具体岗位涵盖:
- 健康监测与评估:在体检中心或医疗机构从事慢性病管理、健康数据分析;
- 健康产品开发:运用信息技术参与健康管理软件设计;
- 政策研究与咨询:在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健康干预方案。数据显示,该专业核心课程与岗位需求匹配度超过85%,就业竞争力显著。
特色优势与发展潜力
专业的差异化竞争力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产教深度融合,例如东软医疗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实验室支持学生接触前沿技术;二是地域资源赋能,学校位于青城山5A级景区,周边康养产业为学生提供实地调研机会。此外,学生可参与国际交换项目,如与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合作开展健康管理研究,拓展全球化视野。随着健康产业人才缺口持续扩大,该专业通过TOPCARES一体化培养模式,持续输出兼具医学素养与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