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警察大学于2021年新增食品药品环境犯罪侦查技术本科专业,专业代码为083112TK,授予工学学士学位。该专业聚焦食品、药品、环境领域的犯罪侦查技术,旨在培养兼具法律素养与技术能力的复合型警务人才,重点强化现场勘查、物证检验、数据侦查等实战技能。作为国内公安领域首个系统整合食药环犯罪侦查技术的本科专业,其设立响应了国家生态安全与民生保障的战略需求。
课程体系:多学科融合的实战导向
专业课程体系以刑事科学技术为核心,涵盖犯罪现场勘查、食品药品检验鉴定技术、环境危害辨识与检验技术等核心课程。理论教学中融入现代仪器分析(如气质联用仪、液质联用仪)和数据侦查技术,强调对食品添加剂、药品成分、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的检测与分析能力。实践环节通过食药环快检实训室和刑事侦查实验室模拟真实案件,训练学生快速提取物证、构建证据链的能力。
培养特色:科研与实战双轮驱动
- 跨学科交叉优势:依托公安技术一级学科,整合分析化学、环境科学、药学等学科资源,开发智能预测预警平台和检验鉴定新技术,解决食药环犯罪中的溯源难题。
- 高水平师资与平台:专业拥有42名专任教师,其中86.3%为高级职称,54.5%具有博士学位,并组建食品药品犯罪侦查技术科研创新团队。实验平台配备扫描电子显微镜、PCR仪等高端设备,支撑国家级科研项目22项。
- 警务化培养模式:学生需掌握刑法学、治安管理学等法律课程,同时接受体能、战术等警务训练,确保毕业后能适应公安机关统一招警考试要求。
职业发展:定向公安需求的就业路径
毕业生主要面向公安机关食药环侦部门,从事犯罪现场勘查、物证鉴定及技术研发。根据《公安院校公安专业人才招录培养制度改革意见》,学生通过招警统一考试后可进入地方或国家公安机关,承担打击非法屠宰、假冒伪劣药品、环境污染犯罪等任务。典型案例包括侦破瘦肉精猪肉案、染色小黄鱼案等,凸显专业在保障民生安全中的关键作用。
学科支撑:本硕贯通与行业协同
警察大学同步设立食品药品犯罪侦查技术硕士点,形成本硕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研究方向包括食药安全风险分析、犯罪智能预警和检验鉴定技术创新,与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合作推进技术转化。近五年,学科团队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公安部科学技术奖10项,发表SCI/EI论文152篇,直接服务于《药品管理法》《食品安全法》等法规的执法实践。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