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作为该校重点建设的骨干专业,自1999年创立以来,依托深厚的办学底蕴和与时俱进的培养模式,已形成鲜明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该专业面向装备制造、电气机械等领域,通过工学结合的教学实践,构建了覆盖理论学习、技术实训、职业发展的全链条培养体系,为学生搭建起从校园到职场的桥梁。
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精准对接产业需求。该专业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要求学生掌握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调试、运维等核心技能,同时强化工匠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特别强调通用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与器材制造业的职业需求,通过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和自动控制工程技术人员两大职业群定位,确保毕业生具备跨行业适应能力。
课程体系的设计体现“理论+实践”双轮驱动。核心课程包括:
- 电工基础与电子技术——构建专业基础
- 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涵盖三菱、西门子品牌)——强化工业自动化设备操作能力
- 工业网络与组态技术——培养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技能
-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提升工程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教学过程中采用真实生产案例为载体,通过光伏设备电气安装与调试实训等特色课程,使知识传授与产业应用无缝衔接。
实践教学资源的配置凸显产教融合特色。校内建有17个专业实训室,形成覆盖电工工艺、PLC编程、机电一体化等领域的完整实训链。其中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室和工业网络与组态技术实训室配备先进设备,可开展自动化生产线调试等高阶训练。校外与江铃汽车、比亚迪等龙头企业共建实训基地,通过顶岗实习实现“零距离”就业过渡。
就业前景呈现多领域覆盖特征。毕业生主要服务于机电、化工、供配电、交通运输等行业,从事设备运维、生产管理、技术支持等岗位。数据显示,自动化设备安装调试岗占比最高,这与当前智能制造产业升级趋势高度契合。校企合作单位年均提供数百个对口岗位,部分学生在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和智能控制系统开发领域已成长为技术骨干。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