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工学院软件工程专业自2008年获批招生以来,已形成以工学学士学位为支撑、4年修业年限为基础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作为山东省一流本科建设专业,该专业依托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和省级工程研发中心等平台,构建了面向行业需求的课程体系。目前在校生规模稳定在460余人,累计培养900余名毕业生,近两年学生斩获国家级竞赛奖项118项,获得软件著作权10余项,展现出扎实的专业能力。
聚焦行业前沿的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设置以岗位需求为导向,采用双驱动力培养模式,将职业证书与学科竞赛融入教学环节。核心课程包括:
- 数据结构与高级算法分析与设计夯实编程基础
- 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和微服务架构培养全栈开发能力
- 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技术强化工程实践
- 智能终端与移动应用开发对接新兴领域课程内容覆盖Web前端、后端开发、软件安全等方向,引入DevOps开发理念,建有专业实验室群支撑实践教学。
创新实践平台与校企协同
专业依托能源物联网和智能软件实训中心,形成"实验室+竞赛+项目"三维培养体系:
- Google、海信等企业共建协同育人项目
-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年均立项3项
- 蓝桥杯、天梯赛等10余项赛事构建竞赛生态近两年学生获得阿里云认证、微软认证等职业资质,参与开发《保卫萝卜》等知名游戏产品,部分毕业生入职华为上海研究所、飞鱼科技等头部企业。
产教融合培养特色
在OBE教育理念指导下,专业实施"理论+实践+创新"培养路径:
- MOOC课程试点推动教学模式改革
- 智慧实验室在线测试系统提升工程能力
- 软件需求工程实验室模拟真实开发流程通过横向课题研究与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实现教学内容与青岛自贸区、上合示范区产业需求深度对接。
多元化发展路径
毕业生可选择:
- 考研深造:2020届学生考取东北大学等高校研究生
- 技术研发:在Web开发、移动应用、游戏引擎等领域就业
- 项目管理:从事软件测试、运维及质量保障工作优秀校友涵盖PHP研发工程师、射频开发工程师等岗位,部分自主创业者已获3项软件著作权认证。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