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学院护理学专业拥有120余年的办学历史,其前身可追溯至1901年美国基督教卫理公会创办的但福德医院附设护士学校,是我国现代护理教育的发源地之一。作为江西省内护理学科的重要代表,该专业于2019年获批江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2022年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排名省内第二,并获评四星级专业。目前开设四年制本科、涉外护理本科及三年制专科等多层次培养方向,形成了融历史底蕴与现代创新为一体的办学特色。
历史底蕴与学科传承
九江护理学院以培养“中国护理之母”伍哲英等杰出人才著称,首任校长石美玉是我国现代医学先驱。学科发展历经多次变革,从1946年的高级护士职业学校到2005年成立护理学院,始终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其特色教学模式“二早期、四加强”强调早期接触临床与社区实践,强化专业基础、实践能力与创新融通能力。这种传承与创新并重的理念,使该专业成为全国护理教育改革的示范标杆之一。
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
专业课程设置覆盖基础医学、护理学核心技能及人文社科三大领域:
- 医学基础课程:包括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夯实学生医学理论根基;
- 护理核心课程:如内科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社区护理学,侧重临床实践能力培养;
- 特色拓展模块:涉外方向增设专业英语与多元文化护理课程,专科教育强化护理美学与人际沟通训练。
实践教学环节占比达40%,依托86间专业实验室和30余家三甲医院实习基地,实现“教学-临床-科研”一体化培养。
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
学院现有教职工40余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91%,高级职称教师达50%,并聘请30余位临床专家参与教学。教学硬件投入超1600万元,建成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配备高仿真产房、急危重症模拟系统等先进设备,可还原分娩急救、新生儿护理等真实场景。近五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课题等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50余篇,教研成果获江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
学术成果与就业前景
学生在全国护理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如教育部临床技能大赛华东赛区二等奖、全国护理技能团队二等奖。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超97%,疫情期间100余名校友驰援湖北,涌现出省级优秀护士、红十字感动人物等典型。就业方向涵盖三甲医院临床护理、社区健康管理、国际医疗机构等多元领域,涉外方向毕业生还可参与跨国护理合作项目。
国际交流与创新实践
学院与泰国清迈大学、孔敬大学建立长期合作,开展师生互访与联合培养硕士项目。教师团队中20余人次赴美、澳、日等国研修,引入虚拟仿真教学、混合式课程设计等前沿教育模式。《基础护理学》《灾难现场急救与逃生》等5门课程获评省级一流课程,形成“理论-实训-创新”三维育人体系。这种开放视野与本土实践的结合,持续推动学科向国际化、专业化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