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财经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立足浙江、辐射长三角,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目标,通过多学科融合与实践导向教学构建特色培养体系。该专业依托象山影视基地的产业资源,形成"播、说、诵、演"四位一体的能力培养框架,课程设置涵盖新闻传播学、中国语言文学、戏剧与影视学三大主干学科,同时注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形态塑造。毕业生可在广播电视、网络视听、文化传播等领域从事播音主持、活动策划、影视配音等多元化职业路径。
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专业采用"三层次五模块"结构:
- 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播音主持艺术概论》《形体与体态语》《现代汉语》等,奠定语言表达与艺术审美基础
- 核心能力课程聚焦《语音与发声》《即兴口语表达》《现场报道》,强化专业实操技能
- 拓展提升课程延伸至《财经新闻播报》《全媒体播音主持》,适应媒介融合趋势
实践教学占比超40%,通过专业实习、毕业设计、剧组实践等形式,将象山影视城、融媒体中心等作为教学延伸场域。
该专业构建了"双师双能"师资体系,既包含具有国家省级教学大赛获奖经历的学术型教师,又聘请一线播音指导、主任播音员等行业专家。教学过程中强调有声语言创作的文本依据与即兴表达双重维度,通过电子传播声像训练提升学生社交优势。在2024年浙江省宣讲大赛中,学生团队斩获特等奖,印证了政治素养与专业能力的协同培养成效。
就业竞争力体现在三个维度:
- 行业适应性:毕业生可胜任广播电台、网络直播平台、影视制作公司等机构的播音主持、创意策划、语音教学等岗位
- 深造通道:设立本科-研究生贯通培养机制,近年升学率稳定在15%以上,主要流向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等专业院校
- 创新创业:依托浙江省首批应用型本科建设试点平台,学生可参与网络综艺策划、有声读物制作等新兴领域,平均起薪达6500元。
专业特别注重意识形态引导力培养,将党和国家新闻宣传政策贯穿教学全过程。通过《新闻学概论》《新媒体传播》等课程,塑造学生成为"党的喉舌"的自觉意识,在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中,该专业学生包揽微讲解项目一等奖,展现了政治理论素质与艺术表现力的深度融合。
在融媒体技术应用方面,实验室配备数字虚拟拍摄系统、智能语音分析平台等前沿设备。学生需掌握Premiere、Audition等音视频制作软件,完成从传统播音到AI语音合成的技术跨越。2024届毕业生中,83%具备短视频创作与直播运营复合技能,适应"互联网+"时代传播生态变革。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