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职业大学工程造价专业自2008年开设以来,已成为国家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江苏省建筑强市的地域优势和学校深厚的工程教育底蕴,该专业以培养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为核心目标,形成了独特的育人体系。通过整合行业资源、强化实践能力、创新教学模式,学生在掌握现代工程造价理论的同时,具备全过程造价控制和信息化管理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建筑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技术管理力量。
一、培养体系: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
该专业以建筑工程技术为基础,构建了涵盖经济学、管理学和信息技术的跨学科课程体系。核心课程包括:
- 房屋建筑构造(建筑空间认知与结构设计基础)
- BIM建模技术(三维建模与工程数据可视化)
- 工程计量与计价(定额计算与成本控制核心技术)
- 建设项目评估(投资决策与风险分析)课程设置特别强调手工作业与信息化操作同步发展,例如在造价软件应用课程中,学生需同时掌握传统算量方法和广联达、鲁班等专业软件操作。
二、能力塑造:三位一体技能矩阵
- 技术应用能力
通过工程造价课程设计和钢结构实训等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独立编制工程预算、审核竣工结算的能力。专业特有的BIM社团定期开展企业真实项目训练,近三年在省级技能大赛中斩获8项一等奖。 - 管理协调能力
依托施工组织设计课程和校企共建的智慧工地实训中心,学生可模拟完成从招投标到竣工验收的全流程管理,掌握EPC模式下的多专业协同技巧。 - 创新拓展能力
智能建造技术模块引入三维扫描GIS应用和建筑机器人操作等前沿技术,使传统造价管理向数字化运维延伸,毕业生可胜任全过程工程咨询等新兴岗位。
三、就业生态:供需双高的职业通道
专业与中南建设、南通四建等25家特级资质企业建立冠名班培养机制,实行"2+1"定向培养(2年校内学习+1年企业顶岗)。就业数据显示:
- 96%就业率覆盖施工/地产/咨询三类主渠道
- 10万年薪成为初级造价员的起薪标准
- 3年晋升率达58%,可担任成本经理等中层职位特别在全过程造价咨询领域,毕业生因熟悉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和FIDIC合同条款,成为EPC项目管理的骨干力量。
四、发展纵深:学历与职称双轨提升
学校构建"专转本-专接本-专升本"立体化升学通道,与南京工业大学合办工程管理自考本科,课程通过率连续5年超85%。对于技能突出者,可通过省级技能大赛获奖直通本科院校,2024届有23名学生通过此途径进入公办本科。职业资格认证体系涵盖二级造价师(毕业2年可考)和BIM建模师(在校考取),形成"学历+证书"的双重竞争力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