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金融学(智能金融方向)是该校与山东开创信息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校企合作办学项目,通过整合高校理论教学与企业实践资源,培养具备经济学、金融学、信息技术复合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该方向自2019年起招生,依托智能金融学院与智能金融实验室,将传统金融知识与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合,形成了"三年校内学习+一年企业实训"的特色培养体系。数据显示,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超90%,职业资格证书考试通过率显著高于同类院校。
培养模式:校企双轨协同育人
该方向采用"2+1+1"分段培养模式:
- 大一至大二由燕山学院负责基础课程教学,涵盖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学科
- 大三由企业派驻专家讲授智能金融核心课程,包括区块链金融、互联网金融产品设计等实务课程
- 大四上学期进入山东开创信息有限公司进行顶岗实习,下学期返校完成毕业论文
这种模式通过企业投资200万元建设实验室、共享教学资源,实现课堂与职场的无缝衔接。
课程体系:技术驱动金融创新
专业课程设置突出金融科技与职业能力双导向:
- 基础模块:金融学、国际金融、计量经济学夯实理论基础
- 技术模块:开设数字货币与区块链、金融数据统计分析等数字化课程
- 实践模块:嵌入银行从业资格、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内容,将CFA(特许金融分析师)等证书考核标准融入教学
特别强化Python金融编程、人工智能算法应用等技能训练,使学生掌握智能投顾系统开发、金融风险管理等实战能力。
师资配置:多元结构保障教学质量
教学团队由58%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共同构成:
- 学术导师来自山东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高校,其中博士占比51%
- 产业导师来自合作企业的项目经理、技术总监,定期开展金融科技工作坊
通过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教师团队持续更新智能金融领域的前沿知识,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动态同步。
就业通道:聚焦新兴金融业态
毕业生主要服务于两类机构:
- 传统金融机构:商业银行智能风控部门、证券公司的量化交易岗位
- 金融科技企业:第三方支付公司的系统开发岗、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产品运营岗
校企合作企业提供定向招聘通道,部分学生实习期间即可获得入职机会。近三年数据显示,约5.5%毕业生考入国内外名校攻读金融工程、金融科技方向研究生,形成学术深造与职业发展的双路径。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