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职业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自2008年经山东省教育厅批准设立以来,始终以立德树人、知行合一为宗旨,致力于为中小型外贸企业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该专业依托国家骨干校中央财政支持和省优质校重点专业群建设资源,构建了集理论学习、仿真实训、岗位实操于一体的培养体系,近五年实现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100%和对口就业率超90%。本文将围绕其培养特色、课程架构与就业路径展开分析。
在培养目标上,该专业聚焦国际贸易实务和跨境电商两大核心能力培养,要求学生掌握国际市场开发、外贸单证处理、报关报检等专业技能,同时强化商务英语应用与跨文化沟通能力。课程体系采用“3+1”模式,即专业基础课程(如国际贸易基础、国际经济学)、专业技能课程(如外贸单证实务、跨境电商B2B数据运营)和专业选修课程(如国际商务谈判、跨境电商英语),辅以基础素质课程全面提升综合素养。实训环节通过国际贸易综合实训室和跨境电子商务实训室的8套软件系统,模拟真实外贸业务流程,有效衔接理论教学与岗位需求。
该专业的培养模式突出“岗训赛学”一体化,将全国职业院校关务技能大赛、POCIB全国大学生外贸技能竞赛等赛事融入教学,近五年累计获得国家级竞赛团体奖项14项,包括POCIB特等奖2次和关务技能大赛二等奖2次。师资团队由12名双师型教师组成,含教授1名、副教授3名,其中2人具有海外留学或访学经历,团队开发的山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5部校企合作项目化教材为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从就业方向看,毕业生主要进入外向型生产企业、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国际货运代理公司等机构,从事外贸业务员、跨境电商运营、报关报检等岗位。典型案例显示,部分学生在入职三年内即晋升为市场部主管或实现年均百万美元销售额。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和跨境电商产业扩张,该专业在环渤海经济圈的就业优势进一步凸显,毕业生可优先选择青岛、烟台等外贸枢纽城市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该专业在招生政策上实行不限选考科目要求,2023年面向山东普通类二段投放22个计划,并设置高职院校专项计划3个名额。报考建议强调数学基础和数据分析能力的重要性,这与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等课程设置形成呼应,同时鼓励学生通过阿里巴巴国际站等平台提前接触实战项目。对于有志于深造者,专业教师团队可提供专升本考试指导,近年已有学生考入山东交通学院等本科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