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信息科技学院作为广西民办高校中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代表院校,其通信工程专业经过多年建设已形成鲜明的培养特色。该专业依托电子技术与计算机科学双基础,深度融合移动通信、光纤通信等前沿方向,构建了以工程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学体系。随着2023年新校区的启用和现代产业学院的建立,专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其培养方案既立足区域产业需求,又紧跟通信技术迭代趋势。
在专业定位与培养方向上,该专业聚焦三大核心能力:射频电路设计、通信网络运维管理和嵌入式开发。通过校内的通信网络系统实验室、大数据与云计算实验室等18个实验平台,学生可完成从电路仿真到通信系统组网的全流程训练。培养方案强调"三链贯通",即教育链对接产业链,人才链匹配技术链,形成"平台教学+模块化实训+企业实践"的递进式培养路径。
课程体系包含四大模块:
- 基础理论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电路等夯实硬件基础
- 专业核心课程:现代通信原理、移动通信系统、光纤通信系统构建系统认知
- 技术实践课程:电子线路CAD仿真、通信系统综合实训强化工程能力
- 前沿拓展课程:5G通信网络规划、物联网通信协议等衔接产业新技术
产教融合培养模式是该专业的突出亮点。校企合作采用"3+0.5+0.5"分段制,即三年在校学习,半年企业定制课程,半年岗位实战。目前已与深蓝软件、润建通信等企业共建通信网络和安全实训中心,将基站维护、网络优化等真实项目融入课堂。学生可选择参加1年期的企业实践计划,在通信设备调试、智能硬件开发等岗位上完成毕业设计。
在就业竞争力方面,毕业生主要服务于三类领域:
- 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研发测试岗位
- 电信运营商网络运维管理岗位
- 物联网、智能汽车等新兴领域的嵌入式开发岗位近三年数据显示,该专业学生获国家级创新创业奖项30余项,在第七届"互联网+"大赛中斩获广西区金奖,实践创新能力获行业认可。
该专业通过OBE成果导向教育持续优化培养方案,2024年新增宽带通信网与网络规划优化方向模块,引入华为认证体系课程。作为广西民办高校重点支持专业,其教学成果曾获省级三等奖,实验设备总值逾千万,形成"课赛融合、以赛促学"的良性循环。对于有志于通信技术应用领域的学生,这里提供了从理论到产业落地的完整培养生态。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