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学院的自动化专业作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依托学校工科优势与地方产业需求,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体系。该专业下设运动控制和楼宇自动化两大方向,课程设置覆盖电气技术、智能控制、计算机应用等核心领域,同时注重产学研结合,培养适应智能制造与智能建筑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在近年广东省高校专业建设中,其教学改革成果与就业质量均表现亮眼。
一、培养方向与课程体系
自动化专业以运动控制和楼宇自动化为两大培养分支,目标定位清晰。前者聚焦电力电子、机器人技术等领域,后者侧重智能楼宇系统与嵌入式开发。课程设计上,基础学科如电路原理、自动控制原理与前沿技术类课程并重,例如现代控制理论、智能控制等,同时融入单片机原理、PLC编程等实践性强的内容。这种“强基+创新”的模式,使学生既能掌握传统工业自动化技术,又能适应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的融合发展。
二、学科优势与教学资源
作为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该专业依托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的实验室集群,配备机器人技术实验室、自动化检测平台等实践基地。学校在2024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自动化相关学科被纳入“冲补强”重点建设体系,与地方企业合作开发智能装备项目,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此外,专业师资团队在省级教学竞赛中多次获奖,科研方向涵盖智能电网优化、工业机器人控制算法等热点领域。
三、就业方向与行业前景
毕业生可选择的领域包括:
- 智能制造:从事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生产线自动化设计;
- 电力与能源:参与智能电网运维、新能源设备控制;
- 智能建筑:楼宇自动化系统开发与项目管理;
- 科研院所:自动化技术研发或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数据显示,韶关学院2019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达97.93%,自动化专业因技术通用性强,在粤港澳大湾区智能制造升级中需求旺盛。部分校友进入华为、格力等企业,平均起薪超过5000元/月,职业发展空间广阔。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